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精选7篇)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以基层党建活动推动修医德重品行、以患者为中心打造“智慧医院”……记者深入北京协和医院调研了解到,协和医院推动党的建设工作走深走实,铸就坚持科学性、面向益性、厚植人性的协和医“魂”,助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把益性写在改革的旗帜上、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是落实立医院党委职责的必然要求。”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常委、院长赵玉沛介绍说,不以经济效益论英雄,协和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行“病人需要什么,绩效就考核什么”的激励机制,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每年动态调整,对业务科室侧重医疗质量、安全及病人满意度。
大到胰腺、胸病、垂体等疑难重症学科会诊,小到病历书写、病房操作规范,医院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高压线”,把全面从严治院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密结合,时刻要求医务人员高标准完成业务工作。“从业务到作风建设,党建工作为协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证。”赵玉沛说。
待病人如亲人。协和医院党委认为,强党建就要着力解决“病人最为关心、影响医院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在党委牵头下,医院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做一天患者体验活动”。医院再造了上百个就医流程,推出检查自动预约、创立“导诊单制度”,并创新推出手机PP服务终端等,让息跑路、患者少跑腿。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新时代立医院党组织强医院化建设,重在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一代又一代协和的“国宝级”大医,记载着医院严谨、求精的人基因。如今,以优秀共产党员为代表的协和人,践行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妇产科郎景和院士常告诉后辈:“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著名风湿病专家唐福林,为了在门诊看几个病人,午餐常常简单到一个烧饼、一杯酸奶。护理部主任吴欣娟四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护危重患者,牵头研究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培养专科护理队伍,因对护理事业的贡献被授予南丁格尔奖和泰国西娜卡琳达王太后奖。
医院党委认为,基层党建工作要把协和的思想作风与职业坚守传承给一代代协和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并发扬光大。“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座谈会、《心术》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全院营造修医德、重品行的良好氛围。“两优一先”“协和杰出贡献奖”“协和杰出青年奖”……党委组织形式样、内容创新的表彰活动,让协和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
践行作为医疗“国家队”的使命与责任、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协和医院连续数十载援藏、援疆、援蒙。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中,共产党员占到6%。在协和援藏医疗专家指导下,西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质控中心、远程医学中心、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先后建成,为提高当地基层诊疗能力“输血”“造血”,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姜玉新表示,医院下一步将积极落实强立医院党建工作的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挥好立医院作为卫生健康战线生力军的作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2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陕西省华阴市确立了“建好堡垒、抓好书记、树好党风”的发展策略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航向。
建好堡垒,建美乡村。通过换届选举,选出一批年轻化、学历高、结构优的“三有三带”型村级党组织领头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抓支部建设中,坚持把建强支部堡垒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集中打造高标准党建示范点,发挥党建红色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使最美的红色堡垒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目前,华阴市已创建产业强村——冯池村示范点、彩田园——桥营村示范点、苗木花卉——东王村示范点等9个党建示范点。这些党建示点如同闪耀的红星镶嵌在华阴的村落中,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抓好书记,兴好产业。充分发挥“帮村书记”的牵头总揽作用,选派46名部门一把手到贫困村担任“帮村书记”,依据其自身和部门的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沟通协调作用,从市直部门选派4名优秀后备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依靠“第一书记”外联内引、牵线搭桥等方法,谋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的组织带动作用,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领富带富”工程,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发脱贫项目。
树好党风,引好民风。华阴通过创新“党性体检”“问题墙、回音壁”等措施,不断树立好党风引领好民风。建立党性分析室,聚焦“四个合格”,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三检三诊”的党性体检。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坚持“抓细抓小、抓长抓常”,开展日常体检,随时就诊;在“三创三增”“三抓三促一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活动中,开展专项体检,专家特诊;狠抓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始终坚持将党性体检挺在前面,先后出台《科级干部初始提名办法》《科级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制度》《关于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等制度,把党性作为约束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标尺,并纳入日常管理监督制度。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3广东兴宁市突出“四个注重”,坚持以选好用好为根本,以强培育为基础,以从严管理为保障,积极构建选、育、管、用相结合的培养选拔工作机制,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本领、肯吃苦的年轻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的整体养。
注重创新选拔,拓宽用人视野。创新选拔模式。通过“两推两选”方式开选拔35名科级后备干部,其中正科级名、副科级25名。“两推”即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两选”即民主测评筛选、面试票决优选。面试实行“大评委制”,由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委委员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评委,通过评委与考生一问一答的方式考察考生综合分析、组织协调的能力。
注重培育锻炼,强化教育实践。强集中系统培训,每年制订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党校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形式,全面提高年轻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形式样锻炼培养。采取下派、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定期选送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发达地区或上级党政机关进行学习锻炼。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市直机关干部安排到基层锻炼,把长期扎根基层的干部置换到上级机关学习培养,使他们能够各取所需,不断开拓视野,为年轻干部提供有利的成长平台。近年来,选送批次48名年轻干部分别到广州、梅州和农村基层挂职锻炼。
注重从严管理,完善考核管理。建立后备干部息库,把科级后备干部列为重点培养、教育、管理和使用对象。完善定期跟踪考察机制,在科级后备干部实践锻炼期间,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后备干部的工作汇报,收取工作总结,重点考察工作实绩、能力表现及群满意度等方面。在科级后备干部提拔使用时,着重听取重点项目相关单位的意见和评价。在平时工作中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给他们精神上的关怀、鼓舞,发现不好苗头,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4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日前迎来当天闭馆前的最后一批团队参观者——国网上海市北供电司运检党委本部党支部的4名党员。该支部党员江云兰特地比通知的集合时间提早赶来,却没有急着进馆参观,而是先打开手机找到收藏好的页面链接,放大屏幕上“二大会址”的地图标志并轻触“签到”按钮,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打卡”。
“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司开发的‘传承红色基因·初心再出发导图’页面,打开它就等于手握一份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圣地的电子导览图。”江云兰告诉记者。
2xx年以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司围绕如何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的央企党建品牌,着力探索兼具导向性、实用性和智慧感、时代感的党性教育载体。结合上海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司整理出上海2个重要的红色教育资源点,将这些“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故事汇编成一本《初心再出发导图》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个基层党支部。
为好地发挥红色导图的使用效果,司面向移动平台搭建相应的专题页面,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查看资源点的“红色故事”、签到“红色足迹”、上传党建活动照片、留言交流互动,逐步成为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追寻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教育的指导交流平台。
同时,国网上海市电力司还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精心制作成《中国共产党精神图谱》宣传手册和移动端专题页面,组织各基层党组织遴选朗读者进行诵读并上传音频,让每个基层党员可以用耳学习、用心感悟这些伟大精神的起源、内涵和意义。
“南湖上这一叶‘红船’,承载的是我们党的建党初心、立党根本,也是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秉承首创精神,赓续奋斗精神,坚守奉献精神,是弘扬这一精神的主旨所在……”当天,国网上海市北供电司运检党委本部党支部的党员们不仅在中共二大会址回顾了党章诞生的历程,还通过浏览手机中的“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精神图谱”专题页面,一同重温党的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
据悉,自“初心再出发导图”和“中国共产党精神图谱”专题页面上线以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司已有7个党支部组织余人次前往中共一大、四大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开展现场红色教育;6余人次在线收听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诵读音频,超过2人次在平台上留下学习体会和感言。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让教育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守精神追求的思想自觉。”国网上海市电力司专职党委副书记黄良宝对党建创新深有感触,“从教育对象本身的需求出发,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激发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提升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5“党代表到农民身边办了不少实事!”6月日,崇阳县路口镇田铺村村民王海青发出感慨。过去田铺镇至田心镇那条严重破损、坑洼泥泞的路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沥青路。原来,4月2日王海青在市党代表联系日活动中反映田铺至田心之间路难行问题,联系该镇的党代表小组不久便商议拿出方案,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修路,两个月路就修好了。
党代会5年才开一次,闭会期间党代表如何履职、服务群?去年8月,湖北咸宁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各级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的意见(试行)》,市委组织部配套印发《关于开展市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活动日活动的实施方案》,对活动时间、地点、组织形式和流程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党员群服务中心等,在乡镇(街道)设立党代表工作室,村(社区)设立党代表工作站,作为党代表接待群、联系群的固定地点”“每月第一周或第二周的周五为党代表联系服务工作日,党代表到联系点开展接待走访活动”“对党员群反映的问题和事项,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动”……正是规定的出台,让党代表闭会期间不卸责。
“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活动日”活动启动以来,全市382名市党代表、59名县党代表、587名乡镇党代表分成代表小组,走访基层群,协调解决难点问题。
今年月,通城县沙堆镇港背村部分村民向市党代表反映:村庄河道上段非法采砂场在河里挖砂、洗砂,掏空了河床,造成两边河堤坍塌,形成严重水患。县水利局收到反映后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先后两次联合沙堆镇政府,强行关闭港背村、沙堆河等几处非法采砂点,镇水利站和镇政府还组成专班强巡逻监控力度,严禁非法采砂死灰复燃。村民感慨:“难题解决亏了党代表推动!”
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帮助解决、第一时间反馈相关部门。党代表按照“谁联系、谁负责”原则,对受理的问题及时跟踪督查办理情况,对已解决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各级党代表工作机构采取定期反馈、上门检查、现场跟踪、个别询问等方式督办,保证每个问题妥善解决,对重视程度不高、办理办结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责任人,及时催办和通报。
就在6月29日,通山县委组织南林桥镇部分群和联系该镇的市党代表、县乡“两代表一委员”集中听取和评议县交通局等6家县直单位近一年来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现场布满意度,并将结果作为年度党建考评的依据,以考核压实工作责任,促进联系服务群工作真抓实干。
各承办单位也着力提高“问题解决率”,通过主动联系或上门走访,了解党代表意见建议和诉求,解决好代表们提出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活动期,接待走访群5343人,收集各类问题5429个,已解决问题4849个。
据了解,从第二期活动开始,市党代表小组主动逐一向党员群反馈往期问题办理进展,并对外示。已办结的邀请群对服务态度、办理效率、办结质量三项主要指标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次进行评议,以此作为党代表履职的评价标准。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6“山高石头,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这个顺口溜道出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腾村的地理环境。
但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弄腾村党总支积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带领全村百姓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如今,别墅般的住宅楼掩映在“弄场”树林间,核桃、葡萄产业装点在深山弄里,以农家乐、乡村旅馆为特色的瑶族乡村旅游也正火热……
从贫困山区到美丽的生态村,46岁的弄腾村党总支书记黄树全道出的秘诀是:无悔奉献、党群联动、党员带头。
石漠化治理
荒山秃岭变生态家园
脱贫致富,改善石漠化的环境是关键。当地通过发展种植把石漠化治理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2xx年,黄树全上下协调,为村里争取到全乡的核桃种植试点。为了带动群种植,他还自筹资金,带村里的名群代表到凤山进行实地考察。核桃苗到位后,他是三番五次向县乡技术人员请教种植技术,又亲自跑去指导农户种植,仅用3个月时间,就在弄结屯试点种植核桃5亩。
2xx年,七百弄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园资格。借此契机,黄树全把全村6个党支部5名党员发动起来,建立村屯两级党群理事会,通过党群活动,积极宣传石漠化成因、危害,召大家着眼长远,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人工造林工程。
在党群理事会的召下,弄结屯农户蒙桂英主动承包了荒山,先后种植核桃3株、毛葡萄2亩。2xx年,毛葡萄开始挂果,仅这一项蒙桂英就收入4元。今年,蒙桂英计划扩大种植毛葡萄亩,示范带动全村发展毛葡萄产业。
目前,弄腾村全村群因地制宜,利用荒山野岭、房前屋后,种植核桃32亩、毛葡萄8亩,并种植柿子、珍珠李、四月红桃等特色水果及黄花梨等珍贵树种。
在石漠化地区营造青山绿水,既美化了村庄、富裕了村民,还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2xx年9月,弄腾村荣获“河池市核桃产业发展先进集体”的称;2xx年,弄腾村还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党群联建
特色民居成乡村美景
2xx年以前,弄歪屯瑶族同胞居住的都是茅草房。为了对弄歪屯茅草房进行改造,弄腾村党总支抓住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园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契机,党群联建真抓实干,村党员干部带头,大户带小户,先建带后建,并在弄歪屯茅草房改造项目中,注入瑶族建筑特点,使新房富有浓郁的瑶族民居特色,形成“天街别墅”景点。
要让屯里的美景真正“活起来”,今年,在大化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弄歪屯开始修筑通屯道路。“男女老少齐上阵!”村委会副主任蒙桂德说,为了早日修好路,只要有空,大家都会来帮忙。“党群互共识,大家一条心、一股劲共谋发展。”黄树全介绍,修路占用的土地、菜园等都是群无偿提供的。
党群联建,助力脱贫攻坚。很快,全村便完成了2户以上屯级道路22条。一条条盘山路,如美丽的飘带,定格在重峦叠嶂的峰丛间。
与此同时,通过“村党员干部带头,大户带小户,先建带后建”的模式,弄腾村党总支还推动了危房改造和家庭水柜建设。几年来,全村已实施危房改造3户,建成家庭水柜47个、集中供水工程6个。弯弯曲曲的山间路旁,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这些被称为“悬崖边上的别墅”,已然成为大山里独具特色的风景。
党员带头
产业发展促群脱贫
探索产业发展,增强“造血”能力。随着七百弄国家地质园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弄腾村千山万弄观景台、天街别墅等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村党总支也不断强化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是争取来了27.9万元资金对桥圩屯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打造生态明新村和“农家乐”示范点。
2xx年3月,围绕布努瑶民族风情体验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主题,村党总支副书记蓝芳灵创建了布努人家农家乐,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成为大化瑶山乡村旅游示范点。
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在她的带动和扶助下,弄腾村桥圩屯相继建成5家农家乐。通过农家乐销售生态土特产,还通过“党员能人+农家乐+电商+旅游+扶贫”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和群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家乐建设,推动了餐饮业、生态食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贫困群增收脱贫的有效平台。如今,弄腾村全村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2万元,瑶族同胞在家门口就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此外,村党总支还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推进精准脱贫。当了2年队长的坡社屯党员吴守明,不仅率先利用大山丰富的牧草资源养殖山羊,发动屯里其他群一起养殖。“山羊养殖得好,年收入可达几万元呢!”吴守明说,去年仅卖掉只羊就给他带来了万元的收入。2xx年,吴守明率先退出贫困户行列。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坡社屯有7户人家养殖山羊,家庭收入不断提高,其中6户建起了楼房,也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精选范篇7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委组织部坚持“讲、实、问、常”四字原则,创新督查方式。通过开展党建大督查促重点任务大落实专项活动,助推党建质量持续提升。
突出“讲”字,强化政治责任。
坚持把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政治责任作为重点工作,由各督查组长在各党(工)委机关和下辖的3—5个党组织召开会议,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内容紧扣全面从严治党、抓党建促脱贫、抓规范促提升、村“两委”换届等主题,把大督查活动作为学习宣传、领会落实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党务干部的综合质。
突出“实”字,强化鲜明导向。
坚持把推行党建督查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按照组织部机关党建工作“四联一包”职责分工,下发《关于开展党建大督查促重点任务大落实专项活动的通知》,成立8个督查组,由组织部机关正科级领导、各领域党建负责人以及4名部门党组织副书记任组长,从组织部机关、县委党校等个部门抽调党务干部为成员,对全县各党(工)委工作进行督查,做到举一反三、取长补短,促使各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营造抓党建工作落实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