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对策建议

2022-12-08 17:39:24 148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基层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在宣传政策、处理矛盾的时候面临着“网上网下”双重压力。习近平总书记说网络就是草野网民就是草根。应该说历史上没有一个时刻能像现在这样把江湖与庙堂连接得如此紧密而一体、把百姓与官家交融得这么便捷而深入。“过去的权力机关说一不二今天的网民说三道四”网络舆情对管理者形成了强大压力感知网络舆情风险并正确应对成为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一、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

一涉型互联网违法犯罪成为群体性舆情事件的高风险源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近年来电诈骗、网络诈骗、网络非法吸储以及网络售假等案件发高发且涉及面广、社会影响恶劣。在起非法集资事例中部分投资人将不满情绪指向党委和政府质疑金融政策和国家体制对党和政府执政repy/repy

能力产生质疑潜伏着较的社会风险。

二“对抗式解读官方息”舆论频发大官民裂隙。在突发共舆情事件或政府共政策发布时官方息容易引发民“对抗式解读”即“官方解释什么民越怀疑什么”的恶性循环。比如城区路面破损、乡村道路坑凹、教育平问题、物业管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成为网民怀疑相关部门工作未尽职尽责的重灾区。

三质疑和触碰党委和政府的权威成为一部分网民的心态。随着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元化的舆论场中“否定性的声音”和“批判性的观点”容易引起的兴趣引发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共鸣。如农民工群体、涉军群体、“无家可归”“有家难归”的购房群体等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不区分的把责任归因于政府在网络上制造声势引发共鸣无疑增了政府的行政成本。

四自媒体参与网络舆情给舆情事件增不确定性因。自媒体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逐渐走高并深度参与到事件的爆料、评论等舆情形成的各环节当中。并积极发表评论提出质疑使得舆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比如一些经常发布属地儿童失踪、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息有意无意的扩散和放大息给舆情事件带来不确定性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79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