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土地、资本、人口、技术、据是支持经济发展的五大生产要。传统经济学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差异主要由土地等自然环境和资本等资源禀赋因造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不断融合技术、据等新兴生产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日益得到充分体现和广泛认同。许学者认为要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以五大生产要为着力点通过差异化金融政策促进落后地区现追赶超越。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应通过对五大生产要施补偿性的政策纠偏以解决。与财政、税收等政策相比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成本低可行性高操作性强。但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生产要发展现状和差异原因基础之上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和县域经济发展。
二、县域五大生产要的缺陷和短板
一土地要方面“三变”改革仍需强
一是土地权属结构复杂、权利分散、流转困难。我国县域土地以农业地和集体地为主权属结构通常为承包权、所有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分别由不同主体享有相应的权利。这一分置结构决定了农村土地牵涉到方利益主体给土地资产价值的现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县域土地要使受到诸掣肘如农业地和农村宅基地仅能于农业生产和自住住宅且受到耕地红线等政策的严格约束资产的价值属性大打折扣。
二是土地流转缺少具体规则支撑抵押贷款风险较大。首先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贷款抵押需要得集体许可抵押流程、条件模糊不清缺少明确法律规定。其次土地使权没有现真正市场化流转土地使权抵押贷款一旦出现代偿收储之后再流转经常找不到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较大。再次“农民变股东”缺少承接主体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不金融机构对“三变”改革的贷支持较为谨慎。
二资本要方面县域综合力弱、元化融资体系缺失
一是县域综合力薄弱区域差距巨大。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经济规模普遍较小例如2021年省仍然有0的县市GP总量未能突破百亿元大关县域经济增值对经济的贡献度不足一半。2021年赛迪全国百强县中省仅有、两个县市入选这与江苏省入围0个百强县并包揽前三名相比差距很大。地区由于化石能源储量分布不均衡县域间经济落差明显。在2021年赛迪“10强县”中地区有个地区有个地区则只有1个县。在省县域GP排名的后10名中也占了个如县GP总量高达129亿元财政收入91.亿元而同属的县GP仅有1.亿元财政收入不足0.7亿元。
二是元化融资体系缺失、存贷比例失调。省县域金融业态发展不完善县域近年来没有一家证券司入驻涉农领域融资渠道仍以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为主直接融资运较少。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存贷款比例失调、贷款转化效率低也极大削弱了县域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能力如市主要涉农金融机构仅2020年的资金外流总额就已达到12亿元。
三人口要方面县域地区人口流出严重
一是县域人口整体外流问题严重。笔者通过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据对个县市的人口量及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比较县域人口出现了严重的外流72个县在10年中累计减少人口279.万有的人口外流较的县常住人口减少比例甚至达到0—0。省72个县2020年人口共有172.9万人人口累计下降28.万人较2010年减少1。2020年县域人口仅占全省常住人口的.8较2010年下降9.个百分点县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
二是县域人口老龄化情况为突出。全省县域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岁以上人口占比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省72个县中有1个县老龄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7个县老龄化高于1达到深度老龄化的程度有个县达到或接近20的超老龄化水准。与老龄化对应的是县域0-1岁人口占比总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老人、小孩的情况比较明显成年劳动力外流非常严重。
三是72个县仅有个县人口正增长。省72个县中仅有个县人口正增长正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仅有个9成以上的县在过去10年间人口是净下降的人口下降超过20的县达到19个。以为代表的大城市对县域劳动力有着强烈吸引力不仅使县域劳动力大量流失也促使资产较的企业家前往定居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出现松动。
四技术要方面产业层次低、高技术企业少
一是产业层次依旧偏低。县域“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特点突出。、渭北地区的强县过于依赖能源矿产缺乏可持续的支撑产业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下降县域产业发展存在较大风险。与此同时地区的、、等产业位于产业链底端产品的附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