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调研报告
论摘要家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破坏家庭和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家庭暴力犯罪有家庭性、隐蔽性、模糊性、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存在的特定原因可以从完善立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强家庭化道德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等方面打击防范。
论关键词家庭暴力宽严相济宣传教育
近年来花都区涉及家庭暴力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主要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遗弃、强奸、强制猥亵儿童、重婚、抢劫等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据统计花都区28年月至22年月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案件有宗人非法拘禁案件有2宗2人重婚案件有宗人遗弃案有宗人。
家庭暴力犯罪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身心健康(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暴力犯罪。家庭暴力主要发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肉体伤害、精神折磨和性侵犯等暴力行为。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中国的家庭存在一定的家庭暴力行为9以上的是男性进行施暴女性承认曾经遭受过暴力。全国每年约万个家庭解体其中四分之一的根源在于家庭暴力。如何对家庭暴力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司法干预如何强化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犯罪中的监督职能是新形势、新时期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司法践中检察机关应当根据家庭暴力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既发挥好检察机关打击犯罪中运好刑事和解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又与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教育、宣传、帮教、调解等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一、家庭暴力犯罪的案件特点
家庭暴力犯罪与其他暴力犯罪相比具有家庭性、隐蔽性、模糊性、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
.犯罪主体以成年男性为主。家庭暴力犯罪的主体与受害者有着特定的血缘或婚姻关系施暴者主要集中为化程度较低的已婚中青年男性也有部分成年女性还有不少青少年。以花都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为例成年男性针对配偶、老人、小孩施的暴力犯罪约占8.成年女性针对小孩、老人、配偶施的暴力犯罪约占未成年人针对老人施的暴力犯罪约占.7。
2.暴力犯罪凸显家庭性。家庭性是家庭暴力犯罪与其他暴力犯罪最明显的区别暴力行为的施者与受害者之间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这也导致人们对家童暴力犯罪的态度与其他暴力犯罪行为的态度有着明显的认识误区往往认为家务事他人无权干涉很犯罪行为因而没有进入司法机关的眼界。如张某长期不赡养年迈的母亲杨某其母亲以捡废品为生生病都无人照料邻居习以为常无人举报后杨某病死日才被人发现。
.犯罪地点和手段具有隐蔽性。由于家庭暴力犯罪发生在家庭内部而非共场合一般难以被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发觉。家庭暴力的形式种样又肉体上的伤害也有精神上的折磨还有性侵犯除了明显的身体伤害其他手段从受害人表面难以判断。有些被害人为顾及自己的声誉和隐私也对家庭暴力进行掩饰一些知情者也出于传统观念而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隐瞒直到家庭暴力已经超出常人忍耐的极限或已经发生严重的危害结果才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