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领导发息二——息发送者角度篇
上篇谈了从领导角度如何给他们发息这篇从息发送者角度再谈谈。
为什么发息?
为什么不都打电话呢?因为发息有它的优势和作。
.非即时性
这看起来不像优点倒像缺点。
确这对息发送者而言并非优点因为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但世界上不仅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还存在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关系。
对息发送者是缺点对息接收者——领导可能却是优点。
息可即时可不即时而电话必定是即时的即时意味着领导必须在线保持与对方通话但领导的时间分配极具不确定性我们难以确保致电时其处于平心静气状态。
如果领导其时甚忙他的注意力资源就是有限的一旦他认为通话内容并非紧急重要到匹配其当下注意力的程度便会表现出十分不耐烦和急于挂机的倾向这种焦灼经由语速、声调等从无线电波蔓延到通话另一端影响我们汇报质量汇报质量的下降反过来促使领导不耐烦呈恶性循环的螺旋下降趋势。
而息的非即时性可以让领导在比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合理分配他的稀有的注意力资源使其掌握主动权。
因此往往能看到许领导开完会或者办完事后总会花上一定时间看手机处理之前发过来的息。
2.留底作
①证据依据。息即痕迹是下属办事的依据和保障。
②执行参考。人们分钟能说2以上通话超过分钟涉及的内容就不算少了有的人在与领导通完一段长电话后就把领导前面的指示要求给忘了或者记不全了表现到执行中便是变形变样导致领导不满。
息的留底作能够完整、准确地长时间保留领导所反馈息既有利于充分揣摩弄清楚领导一些模棱两可的表述又可以在执行中不断校准参考。
③复盘。有时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某次没领悟好领导指示被骂了为了第二次不再犯同样错误复盘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留底的息便静静躺在历史记录里客观地反映着当时的细节供我们复盘剖析避做个糊涂蛋。
此外这不仅是汲教训的也是总结经验的复盘在上篇中我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大部分源自真存在的历史息中不然哪记得住那么历史细节呢。
.逻辑性
如果试过对自己说话进行录音相当一部分人便会发现自己说话时的逻辑性并不强尤其是即兴演讲我们的逻辑往往在说话中慢慢清晰越到后面越清晰这也就意味着和前面部分会有重复甚至显得啰嗦因为我们总会把认为重要的内容或规律不断重复表述以使其清晰有力。
“一口唾沫一口钉”说出的话是不可逆、不可改的而息在发送之前可以次修改完善甚至有撤回功能这便导致息的逻辑性强、简洁有利于领导接收吸收。
.效率性
就我个人而言打每分钟左右说话每分钟2以上阅读每分钟则高达每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