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市南溪区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坚持“一手抓党建基础、一手抓作用发挥”为着力点,在消除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空白点”、机制建设“疏漏点”、职能发挥“薄弱点”和党建载体“困惑点”四点上做文章,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区域化推进的路子,以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为突破口,以党员先锋为“内动力”,有效地把党员队伍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园区的人才优势,激发互联互助互补互通的党建合力,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效益的最大化。宜宾市恒旭集团党委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开展党企共建、党群共建活动中创新实施“三亮五双”党建工作法,有效地融合了企业主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的关系,使集团的发展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交融互动共进的格局和党建工作科学化引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轨迹。
一、背景
四川宜宾恒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旭集团)位于宜宾市南溪区罗龙工业园区,下辖8个控股公司和36个全资公司,净资产52亿元,2016年产值103亿元。恒旭集团是南溪区首家建立党委的非公企业,下辖10个党支部、党员336人。今天的恒旭集团是如何炼成的呢?“三亮五双”工作法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需要我们追溯到恒旭集团党组织的建设过程。
2006年,恒旭还只是座落在南溪县石鼓乡金山村的一个小小瓶盖加工厂,只设立了一个党支部,仅有4名党员;2007年,副厂长曹洪平出任支部书记,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培养并发展新党员。同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恒旭搬到了罗龙工业园区。2008年后,恒旭聘请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专职从事企业的党务工作,支部有组织的在企业内开展活动;2011—2012年,通过细查档案、出台激励政策等方式梳理出企业30多名口袋党员亮身份,成立党总支;从2012年开始南溪区委为更好的促进工业园区有效发展,提出了“三联两挂”机制,即:区委领导联系企业、区级部门联系企业、企业联系村(社区)、机关选派干部到企业、企业选派优秀干部到机关,统筹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党建资源。并在2013年对工业园区实施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选派党建办副主任宛春祥到恒旭任党建指导员,帮助恒旭党组织探索抓党建引发展,以期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效应。
针对工业园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薄弱点,园区党工委、区委组织部和区非公经济党工委提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恒旭集团党组织因此找到了把党建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路子,以“一手抓党建基础、一手抓作用发挥”为着力点,提出建立党组织与经营班子“双项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普通党员尽量都培养成各部门、车间业务骨干,优秀业务骨干都陆续培养发展成党员甚至中层以上干部;在开展党企共建、党群共建活动中提出打造恒旭党建品牌的长远规划,将党建工作归纳为“三亮五双”工作法(即:组织亮旗帜、党员亮身份、业主亮态度;班子双融入、党务干部双选聘、党员队伍双培养、党群活动双联动、党建经费双保障)。这不仅强化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把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在党组织履职尽责的各个方面和过程中,还有效地融合了企业主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的关系,创新了非公党建新模式,非公党建“三作用”发挥显著。
二、做法
(一)“三亮”强地位
组织亮旗帜。让党旗在园区高高飘扬,用党建引领园区经济发展。在恒旭,有这样一段党建记录:“企业非常支持党建工作,要经费给经费,要场地给场地,要职位给职位”,这是党委书记、集团总裁曹洪平在集团党组织会议上说的一段话。恒旭是南溪唯一一家为党员发放党员津贴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每月的工资中体现。到每年“七.一”,集团党委还会为党员发放节日礼物,开展庆祝活动。正是如此,恒旭党委充分发挥旗帜和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党性标准大讨论”、“弘扬恒旭精神,展示党员风采”、“创先争优”、“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将党的旗帜“亮”出来,凸显了党组织的团结凝聚作用和战斗堡垒地位。同时,每名党委委员联系1—2个分公司,深入一线宣传党的知识、联系职工群众,增强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威信。
党员亮身份。集团党组织通过思想动员促转、组织联系协转、发电发函商转、派人派车帮转、报销路费助转、评先评优励转等办法,帮助和激励“隐形”党员回归组织。袁吉东——自贡市富顺县人,因常年在沿海地区企业打工,在招工填表栏上从未意识到有“是否党员”一栏,在填写恒旭的招工表上他也忽略了这一栏,没把自己的党员身份“亮出来”。作为模具工程师的他打算辞职“单干”,公司派出工会主席找他谈话交心,想要留住这个人才,通过交流才得知他的党员身份。公司党组织知道后,通过邀请他参加党组织活动,帮他分析公司的前景,尽管他的组织关系还在富顺,公司依然每月给他发放党员津贴;同时党组织了解到他的技术水平好,又是党员,决定以他为主力成立了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去攻克模具技术方面的相关难题,这让袁吉东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家(党组织)的感觉。党委通过在各分公司生产一线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区”、“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共产党员技术攻关小组”,推广“党员标杆生产线”,引导党员“亮”明身份,有力彰显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业主亮态度。采取召开座谈会、邀请企业业主参加党组织活动等形式,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交流,赢得了业主的支持。集团业主主动“亮”出态度,董事长曹培均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党委第一个把他作为发展对象。回想入党历程,曹培均心声感慨:“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命运,一定是跟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恒旭有今天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是分不开的”。副董事长兼总裁曹洪平任党委书记,他认为“党建绝不是国企的专利,党建更是民企壮大的法宝”。在重大决策、制度建设、文化打造、人事变动等方面,集团公司已形成了企业重大决策要事先听取党委意见的制度,形成企业与党组织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五双”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