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巡察组:
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和相关要求,局党组高度重视,紧扣巡察工作重点,全面梳理近年来组织人事工作开展情况,深入查摆问题不足,明确整改方向举措。现将有关情况专题汇报如下,恳请巡察组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局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推进组织人事各项工作,为全县资源规划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一)夯实组织基础,筑牢人事工作根基
1.厘清机构编制底数。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严格对照“三定”方案,全面梳理全局机构设置、编制配置及人员在岗情况。目前,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共设置内设机构XX个、下属事业单位XX个,核定编制XX名,实有在编人员XX名,其中行政编制XX名、事业编制XX名,空编XX名;配备科级领导职数XX名,实配XX名,领导班子职数配置符合规定。建立编制动态管理台账,实时更新人员进出、岗位调整等信息,确保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有序。
2.健全工作制度体系。围绕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管理、教育培训等关键环节,修订完善《局党组议事规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干部年度考核细则》等制度XX项,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的人事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细化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流程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1.深化理论武装。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形式,每年组织干部政治理论集中学习XX次以上,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近年来,累计组织干部参加上级各类政治轮训XX期,覆盖XX人次,引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加强业务培训。针对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政策法规更新快、业务专业性强的特点,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培训体系。依托“自然资源大讲堂”平台,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不动产登记等专题培训XX期,培训干部XX人次;实施“导师+项目”培养计划,安排业务能手对新录用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选派XX名年轻干部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专业履职能力。
(三)规范选拔任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1.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标准,突出政治标准和工作实绩,注重在一线岗位、急难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近年来,共调整配备中层干部XX名,其中提拔XX名、平调XX名、免职XX名,选拔任用的干部均得到干部职工广泛认可。
2.严格履行选拔程序。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决落实“四项权力”,即通过公开职位条件保障干部知情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民主推荐保障参与权,优先选拔得票高、口碑好的干部保障选择权,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保障监督权。对选拔任用的干部,严格执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未出现异议后再正式任命,确保选拔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四)加强管理监督,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1.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的立体化考核体系,将干部履职尽责、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情况纳入考核内容,细化XX项具体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直接挂钩,近年来共评选优秀干部XX名,对XX名考核靠后的干部进行约谈提醒,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2.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干部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通报典型案例XX起,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执行干部考勤、请销假等制度,加强对干部工作状态、服务态度的日常监督,近年来共查处干部作风问题XX起,处理XX人,推动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照县委巡察工作要求和新时代组织人事工作标准,局党组深刻反思,清醒认识到在机构编制管理、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短板,亟需切实加以解决。
(一)机构编制管理不够科学规范,资源配置效能亟待提升
1.机构职能界定不清晰,存在职责交叉重叠问题。由于我局是机构改革中由原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多个部门整合组建而成,部分内设机构职能划分未能完全理顺,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现象。例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管工作中,规划编制股与用途管制股均涉及相关职责,但具体职责边界未明确界定,导致在面对复杂项目审批时,有时出现推诿扯皮、协作不畅的情况,既影响了工作效率,也给服务对象带来不便。同时,部分下属事业单位与机关内设机构之间也存在职能交叉问题,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权籍调查股在权籍调查工作中,存在重复审核、流程繁琐的问题,增加了行政成本。
2.编制配置不合理,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重点领域、一线岗位编制严重不足。随着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自然资源执法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执法监察大队、耕保股等部门人员力量严重短缺,执法监察大队核定编制XX名,实有XX名,面对全县XX个乡镇(街道)的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常常处于“人少事多”的被动局面,导致部分违法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耕保股承担着全县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等重要职责,仅配备XX名工作人员,难以应对海量的业务工作,工作质量和效率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部分非核心岗位编制闲置浪费。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室等部门编制充裕,但实际工作任务相对较轻,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编制资源未能得到高效利用,形成了“忙的忙死、闲的闲闲”的不均衡局面。
3.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工作发展需要。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政策调整频繁,新的工作任务不断涌现,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但编制调整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新增工作任务缺乏相应的编制保障。同时,对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的评估不够及时全面,未能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变化、人员流动等情况,对编制进行动态优化配置,编制管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组织人事工作专题汇报材料1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641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