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事项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至5年。根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一般为5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其中,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5年。另,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校院(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学校党委批准,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院(系)党组织每届任期一般为5年。
党的基层组织应严格执行任期制度,任期届满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延长或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二、政策依据
1.《中国共产党章程》
2.《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三、工作流程
01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1.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书面请示报告。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一般提前一至两个月),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具体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包括是否按期进行换届选举,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下届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及选举办法等。
会后,支部委员会应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也可由支部委员会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会酝酿讨论情况。请示报告的主要内容:一是大会召开的时间、指导思想和主要议程;二是下届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及选举办法。
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筹备事项,包括起草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选举办法,进行选举工作的宣传教育,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等等。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对各项筹备工作实行分工负责。
2.起草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做好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是改选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工作报告的内容,要根据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八项基本任务,回顾一下本届支部委员会在完成这八项基本任务时,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并针对本届支部委员会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对下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同时,对本届支部委员会党费的收缴情况,也要交代清楚。报告初稿形成后,应征求党员的意见,然后提交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
3.起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选举办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制定选举办法的依据,选举的任务,提名确定候选人的办法,选举的方式、程序,选举的有效性和有效票的规定,确定当选人的原则;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候选人、当选人名单排列顺序的规定,监票人、计票人的产生方法以及选举纪律等。制定选举办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选举工作需要的选举办法;二是内容具体、明确、全面,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明确的处理办法;三是程序步骤要清楚,文字简明易懂。
4.进行选举工作的教育。在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之前,支委会一般要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对党员进行选举的意义和选举知识的教育,使党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选举活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5.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组织所属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名,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广泛听取意见;召开支部委员会讨论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党员大会选举时,上届支部委员会向大会说明候选人预备名单酝酿产生的情况,提请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选举。在酝酿候选人的过程中,如党员提出的候选人初步人选人数过多,而且经过反复讨论酝酿,仍然不能集中到相应的数额,可以通过预选来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不设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6.召开支部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主要议程是:对大会筹备工作进行认真检查;讨论通过大会时间安排、议程、会议主持人、报告人等;讨论通过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讨论通过大会选举办法(草案);讨论通过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名单;讨论决定大会会务工作中的有关事项。会后,将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及有关事项通知全体党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支部换届模板: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流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595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