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报告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民商事审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法院服务大局的“主战场”,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在保障民生、维护和谐,促进创新、维护秩序,防范风险、维护稳定,优化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795409件,审结741369件,审限内结案率93.21%。省法院在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和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商事审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经验。
(一)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以能动履职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合省委统战部、民建甘肃省委会、省工商联开展“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对接各类经营主体11385户,开展法治体检7167次,帮办实事7222件。联合省检察院出台企业合规案件协作办理办法。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0个坚决落实”“20条措施”,出台服务招商引资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1条意见”,建成全国法院首家营商环境信息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5场次,发布典型案例50个,创新“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人民法庭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做法入选全国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坚持既履行司法职责,又担负经济责任,全省三级法院院长直接包抓50余个重大项目。2023年全省法院“解决商业纠纷”“办理破产”两项涉法指标得分大幅提升,省法院在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全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助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审结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垄断等纠纷案件5565件。依法审结“国窖1573”“华联超市”和“放哈”“陈记牛肉面”等知名品牌商标侵权纠纷案,保护知名企业品牌价值,护航本地企业自主创新。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审结《魅力古城五彩山丹》侵权纠纷案,一次性化解涉张掖平山湖景区发展的8起注册商标权属纠纷。助促种业振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种业纠纷调解站,发布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杂交玉米新品种技术秘密侵权案入选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审理的涉荷兰某公司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树立了甘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良好国际形象。省法院在质量强省工作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全力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树立尊重公司自治、维护交易安全理念,审结公司企业类纠纷案件3834件。成功审结某大型国有企业BOT合同纠纷案,盘活国有资产超40余亿元。规范公司及其股东行为,审结公司决议效力、股东资格确认等纠纷案件2814件,兰州某商贸公司等股东资格确认案入选最高法院参考案例。引导资本助推实体发展,审结标的额达20亿元的新力某地产公司对赌协议系列案件。审结证券、期货等案件2810件,妥善审理皇台酒业公司、海默科技公司、众兴菌业公司等证券虚假陈述纠纷系列案,规范资本市场秩序。审结标的额达132亿元的光大公司信托系列案,以穿透式思维保护各方利益。
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出清新生。出台《破产案件审理指南》《破产案件援助资金使用办法工作指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推动成立甘肃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开展破产清积行动,破产案件结案率从2022年全国第16位上升至第6位。受理破产及其衍生诉讼案件927件,推动64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金川某公司破产清算案,盘活企业资产5.51亿元;金鑫科技、超越农业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重整走出困境。恒康医疗重整成功后,股价市值短期内从30多亿元最高涨到192亿元,特别是对其名下“独一味”品牌的保护,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该案被最高法院和省委省政府多次表扬。
(二)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职能延伸着力赋能社会治理
着力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出台《金融案件审理指南》,审结金融纠纷案件8.82万件,与最高法院上下联动,通过调解帮助省属某银行短期内回收最大单笔金融债权现金25.1亿元。推动建立金融司法协同机制,矿区法院集中管辖兰州辖区金融民商事二审案件,促进金融纠纷案件多元化解和高效处理。加大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部署开展“百日攻坚”,制定《工作指引》,共回收金融债权394.3亿元。针对司法审判中发现的金融机构行业风险和共性问题,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专题调研报告,与金融监管部门召开联席会,并发出首份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书,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省委金融办高度重视和有效回应。积极参与恒大、海昇等在甘重大风险事件专班工作,为省委省政府依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积极服务“保交楼”,94个涉诉楼盘“输血复活”,保障交楼8万多套,接受广州中院移送恒大商票案件241起,对省住建厅反映的山东等地法院查封我省保交楼项目积极沟通解决。统筹化解某资产公司涉1000多户群众房屋权属纠纷系列案,多方面引导纠纷双方与当地政府达成“一揽子”化解处置意见。联动化解“登记难”,对进入审判执行程序的9221套无法办证房屋解除查封,化解率达到97%,帮助未进入诉讼的98.5%的房屋清除法律障碍,省法院民一庭被评为全省登记难工作先进集体。省法院对近三年3万多件建工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向省住建厅提出治理建议并建立联动机制。甘肃法院护航重大项目建设、司法助力化解登记难经验做法入选最高法院诉源治理典型案例。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化解群众身边的“小案”“难事”,审结涉民生纠纷案件20万件。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13.11万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等3390份。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2万件,依法审理了某环保公司竞业限制案、村医改革后首例劳动争议案、刘某诉某供电公司劳动争议案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权益;强化对快递、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就业群体保护,规范和促进新业态发展。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暖冬行动”,为农民工追回报酬3700万元。审结侵权纠纷案件3.89万件,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同命不同价”成为历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妥善审理好意同乘、自甘风险、宠物伤人、网络诽谤等纠纷案件,让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着力加强司法建议工作。针对金融、未成年人教育、物业服务管理、房屋中介整顿、食药监管等领域类案高发的深层次问题,向主管部门提出治理建议,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民商事条线制发各类司法建议1975条,其中个案司法建议1525条,类案及综合性司法建议450条,反馈1734条,反馈率为87.8%,采纳1620条,采纳率为82.03%。针对高压输电侵权案件电网公司较重赔付义务,提出在人口稠密地区加强绝缘防范的建议,推动电网公司增加绝缘线路6800公里,从源头治理高压输电侵权隐患。新区法院联合市场监管局、消协打造的消费纠纷诉前调解模式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复制推广。省法院《关于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二号司法建议”有关情况的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66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