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省“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大会和全市产业发展暨下半年经济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几位同志分别解读了省里的最新政策,通报了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打算,各县区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找准科技创新的定位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科技系统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创新驱动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一是创新核心指标持续领跑。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已经成为驱动我市发展的核心引擎。上半年,我市多项关键性科技指标表现优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将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这是我们多年来坚持不懈投入创新的结果,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底气所在。截至6月底,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0%,提前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目标任务,充分展现了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和市场对我们创新成果的高度认可。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预计全年新增数量将超过300家,总数向着1600家的目标稳步迈进。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它们背后是成百上千家企业夜以继日的研发攻关,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创新的生动写照。
二是创新平台能级实现新跃升。高能级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策源重大成果的“强磁场”。我们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牛鼻子”来抓。上半年,又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在我市落地或获得批准筹建。这些高端平台的加速布局,不仅提升了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更为我们攻克“卡脖子”技术、培育未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平台的价值在于使用,在于产出。如何让这些“大国重器”真正发挥作用,产生一流的成果、引育一流的人才、孵化一流的企业,是我们必须持续破解的课题。
三是科技赋能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最终要落到产业发展上。我们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围绕我市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我们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新能源装备、高端轴承、特种机器人等领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有力支撑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同时,我们深入实施的“科技副总”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正日益成为连接科研院所与生产一线的“金钥匙”。一大批专家教授深入企业车间,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深受企业欢迎。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和面临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可以说,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资源要素竞争,全面转向了科技创新的竞争。我省明确提出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兄弟地市也都在奋起直追,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态势十分明显。我们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从内部看,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不强,研发投入的内生动力不足,“要我创新”而非“我要创新”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完全打通,一些好的技术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锁在文件柜里;科技服务的体系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政策的知晓率、兑现率和企业的获得感还有差距;部分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化认识,抢抓机遇,以更大力度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地生根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8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内容实、含金量高、针对性强,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指南。全市科技系统必须把学习好、研究好、运用好这套政策“组合拳”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件传达,而是要求我们进行一场思想深处的“学查改”,是一次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深刻变革。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套政策的出台,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我理解,这8个方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相互支撑的完整体系,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的支持。
第一,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再加力。企业是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政策的核心导向就是把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企业,特别是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集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准识别和大力培育这两类企业:一类是“顶天立地”的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要支持它们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勇闯无人区,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另一类是“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它们是创新的生力军,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我们要通过普惠性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券等,引导它们加大研发投入,帮助它们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27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