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2025-09-1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认真落实全国与全省相关会议的部署要求,并传达市委XX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开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举思想旗帜,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与战略高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在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2024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更是为我们系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

第一,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文明建设关乎旗帜道路、关乎民族复兴、关乎人民幸福,是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凝聚和激励作用,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崭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第二,必须从坚定文化自信的维度中汲取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市历史文脉悠长,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必须深入挖掘和阐发本地优秀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将其融入城市精神塑造、融入市民道德培育、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将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第三,必须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宗旨中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工作的评判标尺交到群众手中,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上。创建工作的成效好不好,不能只看牌子拿了多少、材料报了多厚,关键要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真实提升,看城市环境是否更加宜居、社会风气是否更加清朗、市民生活是否更加美好。

二、回顾过去砥砺前行,客观总结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成果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已在我市蔚然成形。

一是思想理论根基持续筑牢。始终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社会各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核心价值引领深入人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举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XX好少年”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诚信建设、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得到大力弘扬,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在景区、在街头巷尾不断涌现展现了城市的道德温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2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