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总结前期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在我市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负责同志,在衡高校分管创业工作的校领导,部分大学生创业企业代表,共计350余人。刚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区人民政府、*高校创业指导中心先后作了汇报发言,既分享了在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讲得都很贴合实际、富有成效,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和价值实现,更关系到城市的活力激发、创新动能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我们做好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实体850个,带动就业3200余人;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1200万元,惠及创业大学生600人;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5个,入驻创业项目380个,孵化成功项目150个;在各类创业赛事中,我市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奖45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18项。例如,*高校的几名大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项目,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并成功入驻我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与3个小区签订合作协议,市场前景广阔。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政策知晓率不高,部分大学生对我市支持创业的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据调查,仅有40%的在校大学生清楚我市的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二是创业资金获取难度大,虽然有创业补贴和贷款政策,但审批流程繁琐、额度偏低,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2024年,全市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通过率仅为65%;三是创业孵化平台功能不完善,部分孵化基地服务单一,仅能提供办公场地,在技术指导、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四是部门协同不够紧密,各部门在政策落实、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市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支持大学生创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而大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支持大学生创业,能够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从我市情况来看,2024年大学生创业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60%,其中不少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例如,*县的一名大学生创办的“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司”,为当地500多户农户提供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等服务,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创业还能促进人才集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我市创业就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据统计,2024年通过创业留在我市的大学生达到800人,较上年增长25%。因此,我们必须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
(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人,我市高校毕业生也将达到3.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实现大学生自身就业,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与创业人数的比例达到1:4.5,即1名大学生创业平均能带动4.5人就业,远高于传统就业岗位的带动效应。例如,我市*高校一名大学生创办的“校园文化传媒公司”,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吸纳了2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此外,创业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支持大学生创业是提升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创业生态。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活跃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创业生态好坏的重要标志。支持大学生创业,能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我市集聚,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例如,*市通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大学生创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往创业,城市活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与这些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支持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我市创业,不断提升我市的城市活力和竞争力。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落实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为重点,到2026年底,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实体2000个以上,带动就业8000人以上;大学生创业补贴发放金额达到3000万元,创业贷款发放额度达到5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5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达到80项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品牌。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制定出台专项政策。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措施》,从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创业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政策要突出针对性,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例如,在资金支持方面,要提高创业补贴标准,简化审批流程;在场地保障方面,要明确孵化基地建设标准和补贴政策。专项政策要在2025年6月底前出台,并向社会公布。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政策宣传机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校园宣讲、创业沙龙等形式,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送到每一位大学生手中。要编制《大学生创业政策手册》,内容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明确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2025年,要组织开展校园宣讲活动不少于50场次,覆盖所有在衡高校;制作政策宣传视频不少于20个,在各类媒体平台播放。同时,要建立政策咨询热线和在线咨询平台,及时解答大学生的政策疑问,确保政策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强化政策落实督查。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政策宣传情况、资金发放情况、服务提供情况等。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对政策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约谈问责。2025年,要开展政策落实专项督查不少于2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加大资金支持,破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