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XX县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县域文艺工作实际,将意识形态要求贯穿文艺创作、活动开展、阵地管理等各环节,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文艺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上半年,县文联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领导领学、专家讲学、骨干研学、实践践学"四维学习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制定《2025年上半年理论学习计划》,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6次、专题研讨3次。党组书记带头撰写《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意识形态责任》《从"深入生活"到"扎根人民"的实践路径》等心得体会4篇,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作重点发言2次,带动机关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的一次专题学习会上,党组书记结合我县红色文化资源,现场讲述红军长征过境XX时的文艺宣传故事,引发干部职工对"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度思考,这种"理论+案例"的学习模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可感。
为拓宽学习覆盖面,县文联创新开展"文艺轻骑兵·理论微课堂"活动,组建由各协会主席、创作骨干组成的32人学习小组,通过"线上微视频+线下读书会"形式开展学习。4月组织"重走红色路"主题活动,赴县烈士陵园、XX革命旧居开展现场教学,12名骨干会员结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分享创作感悟。其中,青年作家小李在交流中说:"当年知青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读书写作,如今我们条件好了,更要把笔触对准基层群众,这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这样的现场互动,让理论学习从"会议室"延伸到"红色地",从"文件纸"融入到"心坎里"。
此外,县文联还联合县委党校举办"文艺与意识形态"专题培训班,邀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作《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与文艺工作者使命》专题辅导,结合近年来文艺领域典型案例,剖析错误思潮的表现形式和危害。参训的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感慨:"以前总觉得意识形态离文艺创作远,听了讲座才明白,每首歌的歌词、每幅画的色彩,都传递着价值导向,今后创作得更谨慎、更有方向了。"
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文艺作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上半年,县文联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通过创作精品、打造品牌、服务群众,让意识形态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在创作导向上,县文联制定《XX县文艺创作选题指导目录(2025-2027)》,明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乡村振兴实践""传承红色基因"三大重点方向,建立"选题申报-专家评审-跟踪指导"机制。上半年各协会共申报选题47个,经评审确定重点项目12个。其中,县作协主席创作的反映我县XX村从"穷山沟"到"旅游村"变迁的长篇小说《山乡新卷》,塑造了"放弃城里工作回村创业的青年党员"等鲜活人物,目前已完成初稿28万字,书中"老支书用竹编技艺带富村民"的情节,正是取材于我县XX镇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的真实故事。这种"小人物、大主题"的创作理念,让作品既有艺术高度又有生活温度。
在品牌活动上,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线,策划开展"春之韵""夏之彩""秋之实""冬之味"四季主题文艺活动。春节期间举办"万福迎春"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在15个社区、20个行政村现场书写春联5000余副,参与群众超8000人次。特别在XX镇XX村的活动现场,80岁的书法爱好者王大爷带着孙子一起写"福"字,他说:"现在日子好了,更要让孩子记住这些老传统。"5月举办的"诗意XX"原创诗歌大赛,收到作品237首,评选出一等奖《XX江上的晨雾》(作者:县一中语文教师陈某),作品以"江水奔涌"隐喻时代发展,被收录进《XX县2025年优秀文学作品集》。6月开展的"童心向党"少儿文艺汇演,组织全县28所中小学报送节目46个,其中舞蹈《爷爷的红军包》、相声《新时代的"小喇叭"》等8个节目因主题鲜明、感染力强获评"最佳表演奖",这些节目在乡村学校巡演时,孩子们跟着学唱红歌、讲述家风故事,成为移动的"思政课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84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