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金句集锦

2024-08-14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1.  健与美的“交响”

2.  奥运赛场“老友记”

3.  真,是第一要务,善和美一旦失真,则可能变成伪善和空洞。

4.  敞开友谊的怀抱,加深彼此间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五环旗下,用行动践行着奥林匹克格言中“更团结”的追求。

5.  选手间的惺惺相惜,是彼此竞争,更是彼此成就。

6.  一个个不懈奋斗、勇于突破的瞬间,勾勒出运动员的奋进轨迹,也汇聚起体育的独特魅力。

7.  体坛的奋斗故事,闪烁着动人光彩。人们铭记于心的,不仅仅是胜负,更有许多动人的画面。

8.  既从大局着眼,穿山越海、追风逐日,也在小处着手,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就一定能创造更多人间奇迹,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9.  重大工程建设里,有生态的考量,也有发展的思量。

10.     奥运会不仅在于竞技与荣誉,而且在于以体育为媒,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相聚一起,享受体育的快乐,感受体育的力量,在开放与融合中创造出更美好、更团结的世界。

11.     谦让之中见风度,谦让之中立风骨,谦让之中有福泽,曾湾吴氏以刻石铭记的方式提醒后学,承传先辈的“三让”精神。

12.     绿水青山彩云间,喜看飞鸟相与还。

13.     数字教育,正在让更多优质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

14.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的期望和对手的挑战,也源于自我对成功强烈的渴望。

15.     考古学就是这样一片风景,或许不那么壮阔,或许不那么令人激动,但是伫立在它的面前,和风拂面,悠远而绵长。

16.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机遇与希望,是锤炼本领、展现风采的舞台。

17.     霞光从云层中迸出,形成一道接一道剔透的光柱。在一阵阵牧歌声里,夕阳随远山倒影一起沉入湖底,那灿烂的蓝色也变得深邃而沉寂。

18.     随着一代代考古人追本溯源、钩深索隐,真实、立体的文明轮廓渐渐清晰,雄浑、绵延的历史长河更加澎湃。

19.     一个作家如果既能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又能用纯真的童心理解孩子的心灵,便能够打开一方创作空间。

20.     保护文物,挖掘价值,讲好故事,乘风起势,就能让更多人聆听文物最动听的心跳,领略烟火味背后的文化味。

21.     正如“新运河”与“老运河”交相辉映,时代精神与大运河文化相互激荡,千年文脉得以赓续,跃动出新的神采。

22.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2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来一去间,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

24.     那往来蜜蜂的“嗡嗡”声,田间山林的鸟鸣声,溪流的哗哗声,还有人们摇蜜的声响,共同奏响了一曲欢乐的田园乐章。

25.     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

26.     “天问”“嫦娥”叩问浩瀚苍穹,“奋斗者”号、“深海一号”突破极限海深,“新三样”铸就中国名片,创新成果喷涌、创新活力奔涌、创新动能潮涌,展现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气象。

27.     没有一项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实现复兴伟业更加光荣。

28.     没有一项事业,比团结14亿多人民奋进现代化征程更加伟大。

29.     历史,偶然中昭示必然。

30.     人的一生,大概总会受到河流的启发。在外多年,我感受过黄河的波涛,体会过黄浦江的诗意,领略过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31.     这三株雪松啊,它们随岁月生长,见过兴衰,知道冷暖,英雄的形象储存在它们的年轮里,生活的滋味渗透在它们的皱褶里。

32.     那张记忆的底片仿佛总在被小心保护,希望偶有冲洗,便会呈现真迹。

33.     长河自奔流,风好正扬帆。

34.     时代是一列奋进向未来的列车,我们需要不忘来时路。

35.     在古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见证着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今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要努力做到“音质”更佳、“中气”更足。

36.     起于创新,成于实干,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形成合力,定能呵护好一束束创新“微光”,汇聚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耀眼“霞光”。

37.     在现实生活中,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关关难过关关过,正是家人之间彼此爱的支撑,才筑起坚强的心灵堡垒。

38.     或许只是一次主动的搀扶、一回耐心的讲解,但举手之劳间,就氤氲着爱的芬芳、传递着善的暖意,大家共同努力,就能凝聚起全社会敬老爱老、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39.     发展向好是青年热衷于推介家乡的物质条件,内心眷恋则是“我为家乡代言”的情感基础。

40.     乡土还是那片乡土,乡情还是那份乡情,但只要与时代节拍同频共振,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每个人的家乡都可以“日日新,又日新”。

41.     一路攻坚克难,“中国之制”锻造出新优势;一路勇毅向前,“中国之治”开启了新境界。

42.     岁月很难保持沉默,总会像破土而出的春草一样吐露心声。

43.     人民海军,大风大浪里淬炼,热血忠诚中成长。

44.     一粒药,见证改革初心。

45.     一间房,彰显改革温度。

46.     一条河,擦亮改革底色。

47.     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滂滂,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着民族复兴澎湃而去……

48.     改革潮涌、惊涛拍岸,神州大地日新月异,东方大国气象万千。

49.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读者阅读方式、文学传播方式如何改变,“抓活鱼”都是最有用的办法,这样写出来的散文才有烟火气、生活气,近看情趣生,远观诗意浓。

50.     写公文材料

51.     用审美熔炼世间万物、人间百态,铸成一把洞察时代生活、开启智慧人生的钥匙,散文才大有可观、大有可为。

52.     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于字里行间流淌,但正因这份真,也容易流于普遍。

53.     “手机控”读者口味多样,散文的语言若还停留在过去的调子里,他们会觉得陈旧、不感兴趣。自然,不是说写散文要“网言网语”,一味迎合时兴的口味,能写得既“活”又“雅”,才见功力。

54.     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头雁”先行探索,也需要“群雁”振翅高飞。

55.     我从那虬龙似的枝干、心形的叶片,以及清晰可辨的叶脉里,似乎看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气神、坚忍不拔的生命力,还有如高山大河一般的风骨与神韵。

56.     当奥林匹克之光照亮生活,每个人都能摘取属于自己的“金牌”。

57.     走在科技创新的崇山峻岭中,一山更比一山高,呼唤从“难”迈向“更难”的勇气和韧劲。

58.     只有把“此景”“此事”“此人”融合起来,把“山脉”“水脉”“心脉”贯通起来,才能唤起历史的记忆、形塑文化的认同,真正为当地连人脉、畅经脉、续文脉。

59.     旅游演艺,是地方历史的一种凝练书写,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诗意表达。

60.     入得其境,方知其美。

61.     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日新月异,创新中国的逐梦征程步履坚实。

62.     画中品夏至境中纳清凉(古悦新喜)

63.     胜战使命记心间,奋飞强军新征程。

64.     如果说爱家乡体现的是情怀,身体力行建设家乡,拼的则是思路和眼界。

65.     总有一些事物,会在时间潜藏的变化之中,散发出恒久的光芒。

66.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一首读不完的诗。

67.     大运河是水路,更是文路,串起沿线8省份的“运河情”,串起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

68.     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

69.     此时阳光明亮,万物蓬勃,馥郁的夏意里流淌着生命的赞歌,阴阳流转与时节更迭完美交融,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自然观。在这万物盛极之时,愿我们抖擞精神,不负时光。

70.     置身影院,观众感受的是流光溢彩、视觉盛宴,也是天下胜景、古今奇观,是久违的感动和心灵的放飞。

71.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并不是给青年建“温室”,而是要为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青年设置“加油站”,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破难题、促发展、建功业,在贡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奋斗路上走得更远。

72.     民生为大,落脚点在一个“实”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的事都是实在具体的。

73.     行走在院前的石板路上,用手触摸白灰青石的墙体,抬头望向屋檐的那一抹绿,在清幽之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岁月的厚重。

74.     历史小说创作,多有难点;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对作者是一大考验。

75.     眼前这些绿苔泛着欣然的光彩,或许它们娇小的身躯里蕴藏着让生命重新开始的坚毅等待与无限渴望,跨越四季,穿过时空。

76.     “文化不同,是因为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我们塑造了文化,而后文化又塑造我们。”文化与人就是这样交替影响,循环往复,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文明和进步。

77.     爱的力量总能感染人,通过做好点滴小事为人们送去温暖、带来便利,有利于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蔚然成风,最终带动社会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78.     他弯腰劳作的剪影,成为了这幅山水画的点睛之笔。山水相依,正如农民和土地血脉相连。

79.     中国人从“跟跑”到“领跑”所创造的高铁奇迹,生动地诠释了“中国速度”和时代精神。

80.     春华秋实满庭芳,栉风沐雨薪火传。

81.     纵观古今,水利题材绘画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贯通历史与现在,牵连国计与民生,折射出华夏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为中华文明绵延赓续提供精神力量。

82.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的开凿,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

83.     每条街道、每座建筑、每块砖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蕴含某个历史片段,有的见证城市更新,还有的寄托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84.     我必得要历经尘世粗粝的打磨,才能洗心历练,才能出落成花的模样,光明、简单、绚烂、清澄、敦厚、圆润,无挂无碍,无怖无恐。

85.     我们爱花,爱的是生命的热度与力度,爱的是生命本身。

86.     历史的烽烟渐行渐远,崭新的时代风貌日新月异。

87.     岁月韶华倏忽而过,历史的脚步未曾停歇。

88.     嫩竹做不了扁担,软肩挑不起重担。担当大任、砥柱中流,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

89.     无论身在何处,坚定理想信念,俯身扎根泥土,才能将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不断创造价值增量。

90.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步履的坚定,源自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91.     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练的是真功夫,成的是大境界。

92.     中国人民敬自然、爱土地、惜粮食、恋故乡,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93.     农耕文明深深塑造着民族文化心理,寄托着浓浓的文化乡愁。许多人即便离开了乡土,仍离不开其深厚的精神滋养。

94.     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应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

95.     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节日文化将得到更好呈现,传统节日将更加富有时代内涵,人们日趋丰富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

96.     从黑土地滋养的大东北到多民族聚居的大西南,从灯火辉煌的大都市到振兴发展的小山乡,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式现代化气象万千,中国故事无处不在。

97.     人们从人物的情怀和梦想、道义与担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正是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让作品富有审美意味。

98.     怀一颗真诚的艺术之心,观照人生百态、深入生活本质,摹写社会实践、讴歌人民奋斗,这正是剧集火爆“出圈”的密码。

99.     生活是辽阔的也是细腻的,是静水流深也是波澜壮阔。

100.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好作品产生在跃动的时代脉搏里、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101.   青春不以山河远,立志家国向未来。

10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举办赛龙舟活动——

103.   过端午,争看奋楫碧波渡(辽阔的大地多彩的非遗)

104.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暖闻热评)

105.   返本开新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和开放包容之间也并不冲突矛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必然是返回中华文明根本,不断开出新形态、新内容、新成果的过程。

106.   播种者,亦是引路人。

107.   滚滚黄沙地,蕴藏着蓬勃的生机,用沸腾的青春浇灌,就能绽放绚烂的花朵。

108.   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尽情绽放,中华文化将越发光彩夺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厚滋养。

109.   一件件流失文物的回归,讲述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历史,启示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规律。

110.   承载中华民族智慧的中国舟船,穿梭于江河湖海,以先进、创新、包容的姿态,在世界航海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11.   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赋予生活以仪式感,也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追求团结等价值观念根植人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民日报中金句集锦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802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