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中国玫瑰”在世界各地绽放

2024-01-09 07:03:52 66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月季:“中国玫瑰”在世界各地绽放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它是我国重要的观赏花卉。在漫长的历史中,月季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并对西方的花卉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经中西蔷薇属花卉杂交而形成的现代月季已经成为世人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但是由于蔷薇属花卉相近的外表形态,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误译,这些现代月季都被误认为同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的玫瑰。这不仅是一个植物学意义上的错误,也掩盖了月季对世界花卉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一)

从植物学层面来看,月季、玫瑰和蔷薇都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它们不仅形态、习性相近,而且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联系。就西方而言,Rose一词本是蔷薇属植物所包含的250多种花卉的统称,玫瑰、月季和蔷薇都包含在内。但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对于这三种植物却有着明确区分:我们往往把那种一年有多次花期、花刺小,花朵单生且较大的花卉称为月季;把花朵较小又是丛生的物种叫作蔷薇;而用玫瑰特指那些花朵大小介于两者之间,多刺而又可以提炼香精的花种。这一区分大概始于唐宋以后,如杨万里曾在《红玫瑰》中写道: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在此他试图对这三种植物进行区分。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深化,一些翻译家由于缺乏相关植物学知识,把西方用来泛指整个蔷薇属植物的Rose一词未加严格区分地翻译为玫瑰,并沿用至今。这种状况为人们正确理解月季(或玫瑰)文化带来了困惑。有鉴于此,中国月季协会科技组在1991年曾为月季正名:用月季来泛指现代月季,我国古代的月季则被命名为月季花

(二)

月季花原产于我国,是人类从蔷薇属植物中驯化、培育的一个变异花种,因其每月开花而得名。它在我国还有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花、月桂、月贵花等众多别称,有着悠久的培育史。月季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韦元旦的诗作《早朝》中,最初含义或许与星象相关。就确切的植物学意义来说,较早提到月季的书是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当时,我国已经具有了先进的育种方法,并掌握了月季的扦插繁殖技术,这使得月季在洛阳、山东、两淮等地多有种植。据吴自牧《梦粱录》的记载,月季栽种南宋时又延及苏杭地区。当时司马温的《月季新谱》是中国第一部月季花栽培专著。元代月季种植有所放缓,到明清时,月季育种又有了长足的进展,其栽种区域也已经遍及整个黄河与长江流域。古代关于月季的花谱以明清为最多。如明代陈继儒的《月季新谱》、清代评花馆主的《月季花谱》,以及许光照、陈葆善的著作等。这可谓是当时月季培育盛况的一个标志。与月季的培育相伴,中国的月季文化也发展起来。这集中体现在文人墨客对月季歌咏的诗词上。我国文人对月季的描绘唐代较少,宋代就非常丰富了,而且很多是出自韩琦、苏轼、苏辙、陈与义、杨万里、陆游等这样的大家。在元代相对沉寂后,与月季有关的诗歌创作在明清时再次繁荣起来。月季的花朵硕大艳丽、芬芳馥郁,其形态特征长期受到士大夫的青睐。清人查慎行曾用一梢初点淡胭脂来描述初绽花蕾的月季,元人朱德润则将怒放的月季赞为柔条迸春雷。在古代文人的眼里,月季可谓是一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丽人。杨万里看到腊月前怒放的月季,竟然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顾图河为了再观赏一次月季花开,甚至想喜得今年添一闰,好春应占十三回,恨不得一年有十三个月。无怪乎张耒曾感叹道月季只应天上物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月季:“中国玫瑰”在世界各地绽放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711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