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思想底蕴彰显变革张力

2024-01-09 07:03:52 67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厚植思想底蕴彰显变革张力

宁波文化曾有三次历史高峰:一是在南宋中后期,二是在明中叶至清乾隆时期,三是晚清至民国初期。作为浙东文化渊薮之地,宁波具有强烈辨识度的学术影响,如儒家哲学阳明心学、经世致用的浙东史学、诠释文学社会学的旧红学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文化地位。

宁波心学始于南宋慈湖先生杨简。当时陆九渊学说传入浙东,形成四明学派,盛极一时。四明作为儒释道融合之土壤,契合心学的传播与发展。杨简实现了陆氏心学的提升与跨越。到了明中叶,王阳明再度继承陆氏心学,通过生存体验总结和生命智慧领悟,创立了阳明心学。在王艮、王畿两大主要弟子的传授讲学下,对整个明中后期社会变革的政治思想和人文思潮产生了巨大影响,解决了士人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求得了安身立命之道。浙中王学之姚江学派顺江而下覆被宁波,阳明重要弟子万表文治武功,成为甬上心学继承与发展的代表人物,并使得万氏望族成为明末清初甬上学术思想的领导者。

清代浙东史学派为一代思想大家黄宗羲吸纳外来文化、向海图强所创。他铭念张苍水就义时那声好山色之叹,潜心学术,完成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著作,启蒙了众多世家望族由读书科举转型投身于工商皆本的社会。他在桑海之交,以万氏家族创办的甬上证人书院为依托,讲学八年,将宁波众多奇节异行之士培养为有思想、有气节、有风度的英才。其主要弟子万斯同践行其国可灭,史不可灭托付,以布衣身份入朝纂修《明史》,寄寓经世之志。作为苍水骨血流淌的族裔,全祖望私淑黄氏学术思想,殚精竭虑义务保存整编故国文献,著述恢宏,对明清之际士人民族精神的全面塑造和颂扬,将浙东史学矗立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巍峨的史学之巅。

清廷诏修《四库全书》,仿天一建阁庋藏,文化中国有了新的稳合。《红楼梦》以文学的形式书写儒学、史学的面目。《红楼梦》的传抄、西学的渐进,使许多无心于科举或失意于科举的读书人抒发情感,表达见解,吸引同道,做着与传统经史截然不同的学问,创新了知识传统。由杭嘉湖延至绍兴、宁波地区的红学,因藏书文化而拓展至版本学、辑佚学、方志学、家谱学。宁波由此成为红学研究和传播的重镇。两位生活于月湖的文人才子姚燮和徐时栋,领衔创立了红学的点评派和索隐派。依附血缘、业缘、地缘、师友的关系,《红楼梦》在宁波的传播,构成了广泛阅读讨论群体。宁波被迫开埠后,有了世间百态、悲欢离合的多样性,开悟了具有才情的宁波读书人走向市场化的文学、艺术新形态、新环境。一部分宁波商帮认知了西方传入的新闻媒体与广告传播对商贸活动的突出作用,较早地将资本投身于新闻出版事业,助推了红学对大众精神生活世界的影响。红学也进一步启迪了宁波本埠与外埠工商业主有形或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以同乡、姻亲为纽带,建立了会所等有内部凝聚力的组织管理制度。在晚清之世,逐渐形成一股能与封建官府、地主阶级共建经济秩序、共演近代化历史轨迹的结构性社会张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厚植思想底蕴彰显变革张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70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