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吏的“清廉诗”

2023-12-30 07:03:52 99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古代廉吏的“清廉诗”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清廉诗,这些诗大多为颇有文采的官员所作,其中不乏清官良吏。他们淡泊自律,清心直道,常赋诗明志,充满正气,为后人传诵称道。

坦陈为官事项。唐朝诗人白居易做官比较廉洁,他曾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于此他坚守本分,主张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他关心民瘼,常以诗诉民声,留下了《观刈麦》《卖炭翁》等经典诗篇,诉说百姓生活艰辛,揭露社会弊病。白居易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逢职务变动时,都要将自己的收入或财产悉数赋诗公示。初出仕时,他任秘书省校书郎,即负责官署公文、书籍校对的官员。他作诗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不久,白居易升迁左拾遗,薪俸相应提升,于是赋诗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兼京兆户曹,赋诗曰: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贬江州司马,又赋诗曰: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接着,外派到苏州任刺史,赋诗曰: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后重回京城,再授宾客分司,题诗: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晚年官至太子少傅,他在诗中说,月俸百千官二品。回到洛阳履道里颐养天年时,还领到了一些养老金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临终前,他又展示了一下他的家产: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把自己各个阶段的俸禄或财产写出来公示于众,体现了白居易别具一格的为官坦荡之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始终清廉自律,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先后疏通六井、筑西湖湖堤,为当地百姓做出不少政绩。

阐明廉洁心迹。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这是明朝苏州知府况钟一次任满赴京时写的一首诗。况钟曾三任苏州知府。他到任后,清廉正直,重士爱民,严惩贪官,平反冤狱,兴办学校,被苏州人称为况青天。当其卒于任上,吏民聚哭,为之立祠。清道光年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任陕西蒲城知县,他清廉勤勉,颇有政声。离任之日,百姓拦道挽留,蔡信芳写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中一寸棉。回看群黎皆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表达了自己的一片清廉之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廉吏的“清廉诗”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488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