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风化襄阳

2023-12-30 07:03:52 996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古韵新风化襄阳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王维的一首《汉江临眺》穷尽襄阳万千风物。问鼎中原”“三顾茅庐”……在历史的百转千回中,古城襄阳成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文化故事。

(一)

襄阳,因位于襄水之阳而名,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楚北津戍,汉水接天,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誉。襄阳历史悠久绵长,5000年前的凤凰咀古城,已是具备城池防御体系的高等级聚落。可以说,中华文明史的各个阶段都留存着襄阳的印记,正所谓一座襄阳城,半部华夏史。楚国先祖熊绎被周成王封于襄阳荆山中的丹阳,楚国在襄阳称王立都近200年,诞生了楚庄王一鸣惊人、宋玉阳春白雪、卞和三献宝玉等家喻户晓的故事,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等楚风遗俗。刘秀龙飞白水,再造光武中兴;刘表迁治所于襄阳,开经立学,爱民养士;刘备马跃檀溪、三顾茅庐,诸葛亮躬耕隆中、绸缪三分天下;关羽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羊祜镇襄阳,怀柔拓边、遗策灭吴,奠定三国归晋大业;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对中国史学影响深远。《元和郡县图志》载,襄阳为人口过十万户的四大州治之一;刘禹锡记述襄阳大堤盛景时写道: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两宋之际,襄阳处于南北争锋最前沿,长达6年的宋元襄樊之战决定了两个王朝的兴替,基于这一历史背景,金庸先生创作了射雕三部曲,铁血丹心的传奇故事让襄阳名扬四海。元末明初,邓愈增筑襄阳城,奠定了今日襄阳古城格局,亚洲最宽的人工护城河、城池堤一体的城防体系保存至今。明清时期,襄阳笔宝北马商贸大埠地位得到了新的提升,建有码头33个,鄂、豫、川、陕等11省会馆20余座,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一块块沉甸甸的中国茶砖,由襄阳下笔宝上马,北上中原,穿越大漠,历经万里,直抵莫斯科。

襄阳,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孟浩然归乡叹曰: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李白、白居易、皮日休、欧阳修、三苏、曾巩等诗词大家都在襄阳留下名篇佳作。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的习家池、王粲登楼作赋之仲宣楼、《昭明文选》主编萧统之昭明台、纪念宋四家米芾之米公祠,古隆中、水镜庄、绿影壁……1760余处名胜古迹,承载着襄阳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现代以来,荆襄志士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迈上了复兴的征程。辛亥首义元勋刘公,领导发动武昌起义;彭刘杨三烈士之一的杨洪胜,以鲜血点燃首义怒火,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20年9月,萧楚女来襄任教,推崇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襄阳种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1925年6月15日,旅法党员程克绳在枣阳程坡建立鄂北首个共产党组织,先后发动鄂北秋收起义、开辟襄枣宜革命根据地、组建红九军。在敌强我弱的残酷斗争中,党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革命事业始终薪火相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韵新风化襄阳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488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