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2年是“十四五”奋斗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这一年全镇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高举发展大旗,突出工业首位,突出农村根本,突出旅创新,突出民生改善,突出作风优化,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22年,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招引结合,服务提质,优化工业经济格局。一是产业集聚初显成效。创新招商方式,瞄准余杭、富阳等区域,结合干部挂职,开展驻点招商;围绕通润、金湛等企业上下游端,开展以商引商;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新项目、新技术等,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强链补链,吸附效应,引进一批优质企业,22年完成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项目7个,新签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2个,到位资金.2亿。二是园区建设已见雏形。快推进东津特色产业园宁墩片区建设,完成园区风貌塑造提升工程,完成园区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初步设计,中宁路建设已纳入市政府总体规划。园区内现有企业23家,其中新投产企业3家,在建企业7家。同时,以工业园区为辐射,进一步做好土地要保障。22年完成土地报批33亩,出让工业用地8宗,完成闲置用地处置65亩,原乡味源成功拍卖,完成“增减挂”上报3亩,完成全市首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三是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实行主动高效的企业服务,在服务中比时间、比眼力、比效率、比方法。建立“++4+N”的项目帮扶机制,实行领导联系企业网格化制度,对辖区的企业进行定期走访调研,根据企业投资额、产业层次、亩均税收等,对企业进行分类,制定一企一策的帮扶措施,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22年企业走访3余次,企业帮办8余次。实行企业用工护航工程,解决企业用工缺口5人次。
二、农旅融合,产业带动,激发乡村振兴动能。一是基础设施完善。完成三塔村省级中心村培育工程。成功建设6个“五清一改”村庄整治点,合计投资约6万元。完成河堤修复73米,农村灌溉沟渠清淤2余米,新建河坝一座,对部分人饮工程进行改造提升。完成盘大路、黄岭路等4条乡村道路建设,完成集镇永泰路提升改造(白改黑)建设,新建桥梁一座。双川村、三塔村双车道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农业根本稳固。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产业由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农村主导产业。整合优质稻田392亩,培育种粮大户户;利用山核桃资源优势,南阳村五位村民联合成立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社员5户,总面积达到5余亩。天然居竹木业有限司快速发展,带动元竹价格稳步上升,有效促进竹产业前端销售。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2年达8余万元,其中宁墩村余万元,其余各村均超过万元。三是发展思路活跃。在传统农业产业基础上,结合旅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结合盘大路,在南阳花海景区修建处观景台,4处休息凉亭,力求融入皖南唐古拉精品路线;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出台景区入口处美化方案,为华东大裂谷4景区创建工程奠定基础;出台《宁墩镇旅游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发挥民宿农家乐在促进休闲农业和旅游创新转型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化老林业站地块规划,做好集镇商业综合体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申报宁国市非遗项目2处(万氏棕艺、龙翔月饼),深入挖掘历史化保护地一处(黄岗村张树东墓葬)。
三、抓主抓重,治理增效,改善群生活水平。一是社会治理提升明显。建成基层矛盾调解组织,健全由综治中心牵头,安、司法、卫健、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参的联席会议,实行息通报和工作联动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网格员、治安巡逻员、平安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作用彰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行动,通过领导开门接访、带案走访、关心帮教等方式,层层推动矛盾纠纷化解。22年共投入综治资金余万元。二是生活环境美化宜居。纵深推进明创建活动,开展集镇提升工程,在市级明创建检查中次荣获三等奖;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东马线路域环境整治及沿途风景节点建设,开展东津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居民休闲观景步道;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大生态环保领域督查,对发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严肃查处,成功处理吉宁鸭厂生态环保问题。广场舞等各类精神化活动蓬勃发展。三是社会保障全面增强。及时足额兑现帮扶资金,发放各类涉农资金9余万元,开展各类帮扶活动3余次。完成敬老院硬件设施提升工程,村级老年服务中心和残疾人工作服务站正常运转。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5户困难户全部脱困,生活进一步改善,吉宁户动态监测户返贫风险正在逐步消除。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完成疫苗接种82剂次,开展了全员核酸演练和系统实操培训,共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充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廉洁自律,务实高效,扎实机关工作作风。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出台并完善《宁墩镇机关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明确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干部言行。建立每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牵头领导和部门,实行一周一交办、一周一督办、一周一反馈,将重点工作纳入闭环管理。二是奖优罚劣,争先创优。出台《宁墩镇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宁墩镇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激励镇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实行分级分类量化管理。实行督查督办和红黄榜制度,督查结果与干部绩效和评先提拔相挂钩,确保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三是严明纪律,树牢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工作法,深入开展“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和建党周年大会精神,学习和传达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件、会议精神和党内法律法规,切实做到警钟长鸣,拴牢纪律红绳,着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各位代表,22年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标志着宁墩镇十七届人民政府各项工作圆满收官。过去的五年面对灾情、疫情的双重挑战,面对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高要求,面对人民群的殷切期盼,全镇上下勠力同心,铆足干劲,以不服输的斗志,不怕输的闯劲,不气馁的韧性,巧干实干,实现了宁墩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年奋发向上,经济实力优强。22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完成财政收入5254万元,比27年增长7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8.6亿元,比27年增长4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值.3亿元,进出口39万美元,比27年增长84%。29年获得市招商引资考核三等奖,22年获得市“四项任务”考核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宣城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宁国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宁国市项目工作属地责任先进单位等。
五年奋发向上,社会引力集聚彰显。27年以来逐步建立了以汽车零部件为龙头,以机械制造和农特产品深工为支撑的工业企业发展布局。目前全镇拥有企业近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亿元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吸引安徽通润、君澜、天然居、金湛等一批优秀企业落户。
五年奋发向上,镇村面貌焕发新颜。完成村级“一村一策”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工作计划,成功创建南阳、黄岗、宁墩省级中心村,创建“最美乡村路”条、“最美自然村”3个。华东大裂谷和南阳花海景区享誉全市。29年被评为安徽省卫生乡镇,22年6月被评为宣城市明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