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一个梦想》的语法隐喻特征看演讲艺术
池丽霞刘娲路
(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北三河652)
摘要《我有一个梦想》是英语世界最成功的演说之一。通过分析其在语法隐喻方面的语言特征,发现隐喻式和一致式在该演说辞中有机结合,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总结出演讲语篇在语法隐喻方面的艺术表达方式。
关键词《我有一个梦想》;语法隐喻;演讲艺术
引言
演讲又叫演说,最早见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随后便在西方世界繁荣发展。演讲的目的就是演讲者与听取得共识,使听改变原有态度并能在一定程度采取行动,使事态朝着演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成功的演讲确实能够达到争取听、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演讲在西方尤其是英语国家大行其道。在英语演讲中,美国非裔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于968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面对2万听所做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堪称英语演讲的典范之作,被后人世代传颂,编入国的语课本。这篇演讲的主题是争取非裔美国人的民权和自由,反抗种族隔离等歧视政策。演讲辞语言优美,气势磅礴,通篇使用排比、隐喻等修辞,字斟句酌,言以远。本试图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我有一个梦想》进行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分析,从而总结好的演讲在语篇方面的艺术特色。
语法隐喻
韩理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会发生在词汇层面,即所指不同,能指相同。韩理德认为隐喻还应该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指的是语言在隐喻化过程中词的语法性状发生变化,而词的意义却没有变化。语法隐喻可分为过程之间相互转化的概念隐喻和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的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包含很过程的转化,但名词化现象是其主要特征。人际隐喻主要指抛弃正常的情态和语气表达方式,而采用其他的、不寻常的表达方式。
一致式和隐喻式是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一致式指的是息的展开与话语展现事件的原始状态一致,符合人们惯常的表达方法;反之则为隐喻式。前者的表达往往可以分解为比较的简明的小句,而后者在一个小句中含有比较的语义长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即在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因此能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低越接近一致式,隐喻度越高越接近隐喻式[2]。由此可见,一致式往往出现在日常口语中,而隐喻式则较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2《我有一个梦想》的隐喻分式析
重要的演讲的演讲辞往往在事前经过次修改和润色,演讲者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演练。因此,人物的开演讲辞在语言上往往较日常口语偏于正式,遣词造句都具有书面语的部分特征。而书面语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即隐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