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汇编(4篇)
目录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2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3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4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5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6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7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8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9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2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3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4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谋划,推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全灾种、大应急”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就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谈四点意见:
一、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强顶层设计,理顺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职责分工,特别是明确县级应急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建立乡(街)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标准和工作机制:一是国家出台基层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指导性规则,制定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编制和装备配备指导性标准。二是调整优化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设置由乡(街)党委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室并实体化运行。要求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群组织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重要内容。三是依托现有基层党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网格,整合组建村(社区)应急管理网格。
二、着力提高基层安全风险预防能力。大力改善安全条件,强灾害防御性工程、安全生产、平安社区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能力。形成基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的闭环管理,强基层灾害隐患排查和息员队伍建设。提升政府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建立灾害事故预警和发布系统。明确职责,促进共安全综合执法改革。
三、切实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立足“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要求,重构县、乡(街)、村(社区)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一是建立县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在每个县建成一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基础上,设立以重点乡(街)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在乡(街)、有条件的村(社区)构建“一专能”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在规范发展的同时,通过种方式支持引导辖区应急社会力量发展,把他们纳入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三是建立符合应急管理职业特点的待遇保障政策。
四、大力普及安全应急宣传教育。强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和全社会的认知度参与度。一是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为重点,推进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全民动员、协调联动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二是将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纳入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和教育培训。三是快建立完整应急教育体系,快应急管理类大学、专业院校及职业学院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建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把安全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应急自救能力培养列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必修课。四是广泛开展应急管理“五进五有”(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有机构、有预案、有队伍、有后勤保障、有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组织群开展应急疏散和紧急避险演练,推动群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2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基层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研情况看,存在的问题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尚待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尚不够健全;基层在监管执法能力、综合保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普遍偏弱;发展不平衡,应急管理投入差别较大,总体看尚有不足。建议如下:
一、中央层面出台相关件,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充分认识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我国正处于长期积累的安全隐患集中显现期,安全形势严峻。必须增强紧迫感,时不我待,大基层应急管理投入,补齐短板。建议以中办、国办名义出台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统一思想认识,解决基层应急管理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厘清县区与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职责定位。包括日常安全监管、应急响应、风险评估、指挥调度、物资储备和战时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既不要乡镇街道承担无限责任,也不要由县区包办。把应急预案、工作机构、储备保障、队伍建设对接好。
三、落实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的综合管理权和应急处置权。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统筹,实现平时协同监管,战时统一指挥,拉得动,打得赢。建议在机构延伸改革中落实对乡镇街道依法赋予的行政执法权。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3
坚持党的领导发动依靠群
建设全灾种大应急一体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动依靠群,将基层应急融入基层治理,应急管理体系根基才会牢。现就建设全灾种大应急一体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基层党组织是应急行动执行者、具体息沟通者和救援资源分配者,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议强党组织“有形”覆盖,结合地方实际将党的组织下沉至基础网格、聚居小区、行业领域等,打通落实应急管理责任的末梢。按照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要求,健全平战结合的党员干部双报到和上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机制,构建基层大党委,全面吸纳基层所在的各种力量和资源,充实党员干部在安全教育、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息报告、培训演练等方面的常态化工作内容。
二是发动依靠群。建议健全“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培育基层应急中的群骨干;调动物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共治,引导帮扶街乡组建安全应急自治组织和志愿队伍;鼓励基层在安全应急的组织运行、宣传演练、风险排查、出工助力等方面的创新。
三是健全一体化体系。基层应急工作包括方面对应部门,应推广巡检一格一员、人员一员能、风险一网统管等好做法。应急机构不求专设、但求必有,队伍不求专职、但求专能,装备不求齐备、但求必备。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4
强基层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建设
应急管理,重在预防。基层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可概括为监控-预警网络运转的有效性、感知发现风险的专业性和风险速报预警的快捷性三方面。针对这三方面,提三点建议。
一、健全基层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明确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和应急所、消防所、息员在风险监控和预警方面的管理责任和工作职责。细化风险监控和预警措施,织密织牢本地灾害易发区和事故危险源“全程全覆盖”的监控-预警网。推动息资源与基层共享,依法发布风险预警息。
二、提升基层风险“早感早发现”“快报快发布”能力。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感知、研判和辨识风险能力。强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渠道拓宽基层风险息上报和预警息发布手段;助力基层用好用活应急管理云平台等及时传输息、智能发布预警提示息。
三、不断强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结合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在试点省(市)出台基层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并逐步推广。主管部门应强基层预案指导,保证预案结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容实用具体,突出针对辖区内易发灾害事故,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息送达、先期处置措施和息收集报告等。推行基层预案“一页纸”,直接告知“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确保预警息发布后、灾害事故发生后,各方能及时正确响应。
“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交流发言5
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还存在“大职责小队伍”、专业性强执法能力弱、执法责任大权力小、岗位风险高待遇保障低等问题。针对强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三点建议:
一是支持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市县乡三级专业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明确人员配备标准和相关专业要求。合理划分市县乡三级应急管理执法职责,在乡镇设置综合执法队,实施监管与执法一体化运行,下放基层政府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承接得住的执法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