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作为大会主题鲜明彰显,这是新时代在面向未来、面
对挑战环境下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高要求,是以习
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科学认识、
理性判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习总书记在报告
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
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就是使命、使命就要有担
当、担当意味着责任。这个“初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
看,必然具有着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和中国共产党的
三重历史向度。
“不忘初心”是社会主义者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根本动力
5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在对美好生活向往
与欧洲不现实的冲撞中,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
践。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自此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经历巴黎社、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探索实践,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贡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6年在社会主义诞生5年时,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系统梳理社会主义5年的思想渊源和演进,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表达共产党人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者的敬仰。在这5年的发展中,社会主义者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初心和使命。在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者的“初心”通过“实行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主张体现出来,并通过理论的构建、天才的预见和现实的行动,试图为被剥削压迫的人民建立和谐的新社会;在科学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者的“初心”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者的“初心”是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阶段,社会主义者的“初心”是在三大改造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者的“初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社会主义者自出现以来,
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就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全人
类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