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通用7篇)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人讲“诚”,世界美好》。
诚,就是要诚实、守用,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要有责任感。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常常用他们的言行教导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有诚的人。”
记得在元旦前夕,为了让教室的环境布置漂亮些,我请求妈妈抽空到班上来帮帮忙,妈妈答应第二天中午过来。谁知,第二天一早就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大地就积起了厚厚的冰雪,天地间一片白色,银装裹的冰雪世界煞是好看,同学们开心极了。不过,路上的行人可没那么轻松了,雪大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嘴啃泥。我的心越来越不踏实,我既希望看到妈妈的身影,又担心妈妈在路上不安全。到了中午时分,董老师带我们去演播厅拍录像,刚到楼下,我一眼就看到一个大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头发、眉毛、衣服全是白的,连眼镜的玻璃片都是白的,她就是我的妈妈呀,她不管天气的恶劣,如约地来了!我还看到了一个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妈妈的一个膝盖又脏又湿,样子好狼狈,可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我真想扑上去拥抱她,为她送上一点温暖,可我还是转过脸去不再看她,因为,我不想让她看到我流泪的样子。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家人之间可能也有类似的故事,你们也被深深地感动过,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诚。
还有一次,具体的时间我记不清了,但肯定是我上一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对数学作业有些模糊,非常着急,就想给王老师打电话问问清楚,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妈妈说:“王老师一定已经回家了,给她家里打电话吧。”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大哥哥的声音,他说:“王老师还没回家呢。”我想:老师们可是五点左右就下班的呀,王老师不会还在学校吧?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王老师办室的电话,很快,从电话那头传来了王老师亲切的声音,我奇怪地问:“王老师,您怎么还在学校?”王老师很轻松地说:“学校刚开学,还有很事要做哪。”我们都知道,王老师也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家,也有一个盼着她早点回家的儿子,可是王老师……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工作、对学生的诚。这件事过去很久了,王老师可能已经完全没有了印象,因为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太了,可这件事会永远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一直会鞭策着我,告诉我要做个像老师一样对社会、对他人有诚的人。
说了这么,不要以为诚只是大人的事,其实,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诚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舒册,有一次我和他约好星期天上午八点在小区门口等,一起去吴山游玩。为了赴约,星期天一早,我就起床了,早早地来到了小区门口,因为我一向是这样想的:宁可我等别人,不能让别人等我。到了七点五十八分,还没有看到舒册的身影,我有些急,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应该再耐心地等一等。八点一到,舒册准时地出现在我面前,我高兴地抱住了他,可一看,他的眼圈红红的,显然哭过了,原来,这一天他的爸爸妈妈要他去奶奶家,他尽管也很想去,但觉得同我的约定重要,为了说服爸爸妈妈,他还同大人发生了争执。从那次以后,我俩的关系亲密了。
一个人只有讲诚,别人才会称赞他、尊重他、亲近他、任他,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他将是一个孤独的人。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讲诚吧,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昨天你答应过老师要努力学习;今天早上你答应过爸妈要认真听讲,你就一定要做到。只有我们人人讲诚,时时讲诚,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真善美,我们的世界就会美好!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高尔基曾这样告诉他的儿子“假如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带上你的诚,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很轻松很愉快”。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历许事,到许地方,接触许人,我们靠什么来获得别人的任,实现成功呢?答案只有一个:诚。
小时候,听了无数遍“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懂得了好孩子要诚实、不能说谎的道理。那时候,诚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经历了诚对我的考验: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自己贪玩,没有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还撒了谎,影响了老师的正常工作。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让我知道诚的可贵,让我明白诚是做人之本,从此,诚便在我的心中开了花,结了果。
曾经看过一个因失而丧生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在水中挣扎,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就给你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没有人会帮助他。
诚是一个人的胸襟,坚守诚是对生命的热爱。即使你再有鸿鹄之志,殊不知丢了诚,人生之路又岂能长久的熠熠生辉呢?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诚,我们呼唤诚。诚是美丽的,它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诚是小的,它只需要占据心灵中一个很小的角落,就可以温暖我们的整个人生!
我们生活在2世纪,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呼唤诚,我们的生活需要诚。但是,在我们的周围仍有许让我为之担忧的事情,因为他们失去了诚,为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危害,甚至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例如给馒头里放点洗衣粉;给猪喂点瘦肉精;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制假造假等等,这些行为让人叹为观止,让我难以理解,在这些唯利是图的人的心目中,难道诚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明史就会发现,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
“诚实守,一诺千金”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许过于沉重,但是我们必须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来塑造自己,改变自己;我们要明白,失去诚会让人寸步难行,无法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学们,做一个诚实守的人吧,让诚伴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用诚来谱写自己的人生,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吧!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2)班的郭海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立身,友善待人》。
诚友善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阴云遮不住的一片晴空,是巨大痛苦中的一剂良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闪亮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毫无疑问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立身,友善待人。
高尔基曾经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一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大力宣扬的道德品质。诚,即真诚、诚实;,即守承诺、讲用。诚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让我想到河南一位卖鸡蛋的大哥,任庆河。他原来的店铺拆迁了,他担心拿着店里鸡蛋票的顾客找不到店家着急,因此在店铺旧址一等就是三个月。这个看似平常的等待,引起了人的关注和赞誉,他也因而在网络上被网民称为“诚鸡蛋哥”。其实诚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一种契约精神下的道德垂范,是一个可以改变现实的“技巧”。中国传统化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诚其实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言出必行,诚对己,诚待人。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友善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法宝,说话和颜悦色、做事留有余地、不与同学发生矛盾、原谅他人的过错、主动承担较为辛苦的工作等,这些都是做事友善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的气息……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整个校园都充满着诚、友善和谐的因子,让我们的学校变得优秀,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诚立身,友善待人”的人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人云:“诚是金”。但我却觉得,诚比金子重要。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诚实守,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和王新倩约好去新蕾园玩,终于可以和好朋友过一个星期天了,我特别开心。我早早的吃了早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正要下楼时,老天爷不知为什么大发雷霆,天空中乌云密布,“哗哗”的下起了大雨。我心想:雨下这么大,她应该不会来了吧,我还是不去了吧。可我刚要把脚迈回来,又仔细一想,她要是去了呢,我不能失呀,要说到做到。我打着雨伞下了楼,来到新蕾园,见王新倩还没有来,我才放下心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王新倩迟迟没有来,我急得团团转。正在我想要回家的时候,有一股力量在鼓励我说:“在等一会吧,说不定马上就来了。”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来了,等急了吧。”她告诉我说:“我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妈妈让我做完练习题再来。”我说:“没关系,你来了就好。”这时,天也晴了,我们手挽着手,开心的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人,以诚为本,以为天。我们只要做到诚实守,身边就会有很的朋友。我们要把诚当做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诚伴我们一起幸福、健康的成长。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以诚为本,以为天。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不可缺少诚。我的朋友李康鑫就是一个讲诚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故事书。突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可以借我看看吗?“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李康鑫。见她非常想看,我便借给了她。我随口开了个玩笑:“记得明天还我哦,不然你惨了!”李康鑫笑了笑,答道:“好的。”第二天,我来到学校,昨天开的玩笑我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这时,陈超跑来跟我说:“你借李康鑫的书她今天忘带了!”我毫不在乎地说:“没事的,那她人跑哪去了?”陈超着急地说:“她去门卫打电话了!让她妈妈把书送过来。”
我大叫道:“老师不是说过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要去那边打电话呀!我们赶紧去追她吧!”陈超和我赶紧跑向门卫那边。还好,李康鑫还没开始打,我赶紧阻止她,说:“昨天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再说不就是一本书吗,明天再还也不迟呀!”可李康鑫说:“可我当时答应你了呀。如果做不到,我的心里会不舒服的。”看着她执拗的神情,我被感动了,心里充满了敬佩。
这件事牢牢地记在了我的心里,每当想起,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给她竖起大拇指。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6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默默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靠的是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诚!
说起诚,使我想起了两个故事——《商鞅立木》和《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结果没有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把赏金提到5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金,他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而接下来的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在同一个地方,早在“商鞅立木”的4年前,却发生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的一笑,点燃了救援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后急忙率兵救援,弄明白这只是君王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后来,大敌侵袭,周幽王烽火再燃时,诸侯却未到,结果,周幽王被逼自刎。
一个“立木取,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戏玩“狼来了”的游戏……除了这些故事,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这样的故事。
在平常生活中,我也尽力做一个讲诚,守用的人。借同学东西后,及时归还;答应同学的事,会尽早完成,既使因为私事而耽搁,我也会想方设法而补救,这样,我赢得了同学的任,也深了同学间的友情。
诚像土,诚似花,一亩心灵之田,使他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装扮我们美丽的世界。诚,这不仅仅是做人的基本,也是我们尊重他人的体现,我们身处社会中,担起一份责任心,践行一份德心。我们呼唤诚,拥抱诚,坚守诚,当我们真正拥有诚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让我们一起携手创建一个和谐、诚的社会!
222年诚的演讲稿三分钟篇7在生活中,我们每个学生都要遵守诚,不要做不讲诚的人。孔子曾说过:“人无不立。”也就是这个意思。
你想知道关于诚的故事吗?想知道的话,就听我细细道来。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曾子杀猪”。从前,曾子的妻子要出门赶集。儿子哭闹着也要去。于是妻子便哄他说,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以为真,就不闹了。妻子赶集回来,看见曾子要杀猪,却连忙制止他。可曾子却说:“做父母的如果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学着欺骗,不讲用,将来怎么在世上立足呢?”最终,曾子还是把猪杀了。在当时一头猪还是非常贵的,曾子履行了对儿子的诺言,这令我感到敬佩。
听了上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曾子的行为敬佩,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不诚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那个重要。”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这时,船长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渡难关。”年轻人看着七个背囊思来想去,最后把“诚”抛进了水里……
同学们,诚是可以扔掉的吗?这个青年扔掉诚后一定会一无所有,没有一个好朋友,在世上也不能立足。
唉!我真为这个年轻人感到伤心。诚是无价之宝,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少钱也无法买回来的。只有诚,才会进入到“诚乐园”,拥有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