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交通运输系统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陈鸿起
(2018年6月2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交通运输系统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传达学习全区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及鹿心社书记、陈武主席讲话精神以及交通运输部杨传堂书记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加强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区要求,以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新优势,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富民兴桂事业、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交通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刚才,贺州市交通运输局、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他们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都各具特色、很有亮点。如贺州市主动对接引进大皇蜂无车承运人项目,积极主动、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推进项目落地,这种积极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服务的精神、态度、作风值得大家学习;南宁市深入推进“一事通办”改革,推行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及“最多跑一次”,推进“354560”提速行动,建设项目前期审批“四合为一”,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优化营商环境的诸多措施值得大家借鉴;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收费政策,降低物流成本,五年来为企业减负超过50亿,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企业让利于民、服务人民的责任和担当。这些单位和部门,顺应改革发展大势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给我们作了较好的表率,他们的经验发言,相信让大家有所启发,有所触动,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和借鉴。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传达学习自治区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
今年5月2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鹿心社书记指出,深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广西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直接影响富民兴桂大业,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至2020年,在全区深入开展为期3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总目标。“一年重点突破”就是要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精准发力、逐个击破,啃下硬骨头,拔下硬钉子,在推动政务服务提效增速、为企业降本减负、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统一电子政务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见效。“两年全面提升”就是持续巩固扩大第一年重点突破成果,全面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建成政务中心集中受理平台、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企业投诉受理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制度机制,严格监管约束,全面提升我区营商环境综合水平。“三年争创一流”就是要经过3年奋战和努力,使我区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更加开放、更有效率、更富活力,各项主要指标全面达到世行标准,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陈武主席对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作出具体部署,指出当前我区营商环境面临的三个问题,即群众办事遭遇“四大烦心事”,企业生产经营碰到“四大痛点”,政务服务存在“四大堵点”。其中,直接涉及到交通运输部门的有:一些公路收费标准有待清理规范;有些政策不接地气,比如2009年出台的北部湾经济区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提柜48小时内车辆通行费用减半收取,企业反映实际上在这个时限内很少能完成运输,享受不到该政策优惠。这些问题,我们有关部门要好好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陈武主席对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效,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二是推动重大项目审批大提速,切实抓好我区出台的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优化”、投资项目审批“五个简化”等政策措施,大幅压缩审批办理时间。三是推动降低企业成本大见效,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四是推动口岸通关效率大提升,主动适应当前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发展需要,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五是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功能大创新。六是推动宜居宜业环境大改善。七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大提高,着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涉企监管。
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鹿书记和陈主席的讲话精神,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和13个配套文件,认真消化吸收,主动认领落实,确保自治区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我区交通运输行业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为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我厅陆续承接交通运输部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共11项,分4批取消和下放自治区级行政审批事项21个大项92个子项,占总审批事项的72%,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事项。在试点园区推行13项行政审批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证明材料,通过共享减少20项证明材料。加快落实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自治区本级81项行政权力事项梳理,拟定“最多跑一次”事项77项。行政审批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二是事中事后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出台22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出台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加大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运用。三是运输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厅层面出台了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我区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减少道路客运经营许可事项。自治区层面出台了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实施意见,各市也相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其中南宁市实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从业资格证全区首发。四是“互联网+交通政务”进一步推广。公路大件运输许可跨省在线并联审批实现“一地办证、全线通行”。建成广西交通政务基础数据信息库、广西交通权力运行平台等互联网政务系统,实现资源数据信息共享。
(二)降本增效政策的全面落地,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一是公路收费减免政策有效落实。收费公路“绿色通道”及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减半收取通行费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每年减免费用约15亿元。全区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在六寨至河池、河池至都安等2条贫困地区高速公路试点停收一类桥隧车辆通行费,每年降低通行费约1.5亿元。加速推广高速公路ETC建设,ETC车道覆盖率达78.7%,每年优惠通行费达1.1亿元。二是补贴扶持政策陆续落地。规范并公布广西交通运输领域(公路水路行业)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取消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收费,停征船舶及船用产品设施检验费,主动降低钦州港、北海港引航费收费标准,每年累计为企业减免费用约1.35亿元。三是物流降本增效逐显成效。建成使用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广西节点。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我区2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贺州市率先在全区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引进广西易龙集团大皇蜂无车承运项目。
(三)行业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为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是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厅层面制定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针对行业内行政执法裁量空间较大、行政相对人关注度较高以及涉及社会安全的22项行政许可事项、192项行政处罚事项制定了裁量标准。公布自治区级143项交通运输重大执法决定目录清单,建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在交通运输执法检查中得到应用。二是项目建设协调机制不断健全。我厅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已全部纳入广西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充分发挥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工作机制的作用,建立厅领导负责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各地各单位也建立完善了现场协调推进机制和项目建设定期报告机制,全方位多层级推动项目建设。
(四)持续开展作风大整治,为巩固优化营商环境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廉政风险排查,深化公路执法服务大走访调研督导活动。落实整改中央、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完成12个大项、93个小项整改任务。完成21个厅直属处级单位巡察,发现8个类别499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72条,督促被巡察单位及时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认真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活动,共查找突出问题11项,发现问题线索17件。持续强化执纪问责,2017年以来,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共受理信访举报259件,初核121件,立案31件,给予党纪处分66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这些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总体仍然比较落后,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满意度总体还比较低。主要存在对中央和自治区政策措施学习领会不到位、贯彻落实不够彻底,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合理性、科学性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小事,也不是孤立的、偶发的,在我们的机关内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必须弄清问题实质,拿出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三、多措并举打造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新优势
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各个地区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吸引发展资源、争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更应该发挥先行者、引领者、支撑者作用。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硬件条件与先进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如果软件再跟不上,那么加快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紧围绕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全面与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做法对标,持之以恒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