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王宗华同志在全区残疾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残疾人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听取各镇、街道残联的工作汇报,共同研究部署2018年的重点工作。刚才,鲍世昌主任宣读了2017年度各镇街残联考核情况,冯书记就水电气暖补贴政策的实施进行了解读,各分管领导也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各镇街残联理事长围绕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应当说成绩显著、亮点突出,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回顾一下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年度工作回顾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残联牢固树立为残疾群众服务的理念,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总体目标,将区委、区政府更加关注民生的决心落实到残疾人事业中,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展残疾人信息数据动态更新。为切实动态掌握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基础数据,各级残联深入开展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对46名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走村入户对持证残疾人展开调查,摸透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当年共完成调查残疾人4089名,完成率、录入率均达100%,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二)承担的区政府投资项目任务完成。区政府将“白内障免费复明工程”列入了2017年度政府投资项目,在完成市级指标的基础上,对仍有复明需求的患者,其手术费用在医保报销后的个人支付部分由区财政按每例1000元支付,不足部分由手术医院减免,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全覆盖。2017年,全区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3例,有效率100%。
(三)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完善。一是完成了对全区34处“三位一体”工作室、5名残疾人专职干事和35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的绩效考核,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镇)创建,新户镇、六合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乡镇”。二是认真做好残疾人证的办理,当年共办理各类残疾人证414份,全区持证残疾人总数达4149名。三是重新对部室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对各部室进行了合理分工,健全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机关建设进一步规范。
(四)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联合区教育、民政等部门出台了《河口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成立了河口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领导小组,联合多部门成立了精准康复服务机构、精准康复评估机构和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专家技术指导组,完成对2408名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的填写,调查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1704名。在此基础上,完成19名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任务,为低视力残疾人适配助视器12部,为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70部,为截肢者安装假肢7具,为各类残疾人配发轮椅、助行器等器具400余件。
(五)深入实施残疾人就业扶贫。依托新型农民学校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举办蔬果种植管理培训班4期,培训残疾人及其亲属217人。组织9名残疾人参加了市级培训。积极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区政府将持证残疾人纳入了2017年公益性岗位招聘范围,有2名残疾人被单位录用;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的,依法向企事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安置残疾人就业,积极争取省市资金26.1万元,用于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庭院经济、网络创业及扶持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共发展庭院经济19户、扶持个体从业6户、培育网络创业典型3名。开展下派帮扶,区残联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开展走访慰问残疾人活动,共走访慰问贫困残疾群众98名,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人民币8万元。扶贫工作中各项政策聚焦贫困、聚焦建档立卡、聚焦重度,把政策扩大到贫困残疾人,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表彰为先进单位。
(六)开展好残疾人托养服务。一是开展有特色的“重度残疾人免费托养工程”,依托区养老服务中心,为16周岁以上、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中无直系亲属照顾者或直系亲属无能力照顾者提供托养服务。二是将部分智障儿童纳入托养中心托养范围,将贫困精神残疾人纳入利津县精防中心托养范围,免费为其提供无偿托养服务。三是实施居家托养服务提标扩面,取消低保条件限制,将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纳入居家服务范围,为31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居家安养服务。四是对托养中心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面向社会组织招标,区阳光大姐养老服务中心中标,完成原中心人员工作合同的解除、人员安置、固定资产的清查统计等,将托养中心使用权和服务事项顺利移交给社会机构。
(七)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一是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政策,定期对全区新增和注销残疾人统计汇总,确保及时准确发放。二是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优惠政策,为全区所有持证残疾人缴纳了城乡医疗保险费用,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补贴,残疾人提前五年可领取养老保险金;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为1678名就业年龄段的持证残疾人缴纳了意外伤害保险。三是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纳入市级热线系统同步运行,实行“对外互动、对内联动”的运作模式,切实推动残疾人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四是实施“法律援助、爱心助残”服务行动,聘请了11名资深律师,向2736名残疾人发放了“法律援助服务卡”,残疾人持卡可获得无偿提供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