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市委书记在传达学习
全国“两会”精神时的讲话
(28年3月X日)
同志们: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至2日、3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35个代表团、297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盛会。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要传达学习“两会”精神。现在,我向同志们传达学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等下,**同志向大家传达学习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
一、会议盛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一次换届的大会,是一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举国上下充满期待。
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权威和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立法任务,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代表意见,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对各项报告和议案安排了充足的审议时间,代表们在审议中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大会科学集中民智,充分吸纳代表审议意见,对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其中,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充实86处,李克强总理亲自向大会主席团报告修改情况;计划草案报告修改54处;预算草案报告修改56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修改7处;监察法草案修改9处,“保障当事人权利”被作为重大法律原则写进监察法。会上,有关部门积极回应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与代表沟通,及时作出答复。代表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尊崇,对人大代表的尊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启了新征程、步入了新境界。
二、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次大会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重大成果。
一是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3月日,大会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站在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大制度、统一战线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国务院管理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监察制度等。代表们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宪法作为法之统帅、法律之母,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修改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充分体现了人民意愿,得到了人民拥护。
二是审议通过监察法草案,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提供法律依据。大会根据新修改的宪法,审议通过监察法草案,确保了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于法有据。监察法明确了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领导体制、监察工作的原则和方针、监察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实现对所有行使权力的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赋予监察机关必要的权限,严格规范监察程序,强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代表们认为,制定监察法,对于巩固和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完善和创新国家监察制度,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监察体系,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是审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制度保障。3月7日,大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涉及近2项改革设计,涉及范围之广、调整程度之深,在很方面超出人的想象。其中,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优化水利部、审计署职责,以及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医疗保障局,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等重大改革创新。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代表们认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堪称改革开放4年来历次机构改革中最有远见和魄力的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改革智慧。
四是选举和决定任命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证。选举和决定任命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特别是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是这次大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其他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也都全票或高票当选。代表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必将鼓舞和动员亿万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习近平总书记参代表团审议及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X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大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参内蒙古、广东、山东、重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3月5日下午,习近平同志参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构建元发展、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采取有力的举措、精细的工作,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各族群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
3月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参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类科技人才,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以宽广的视野、高的目标要求、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快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平正义,让人民群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实、有保障、可持续。
3月8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参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人民群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推动乡村化振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明程度,焕发乡村明新气象;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