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
课题名称“评语+等级”课后美术作业评价的践与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现价值和享价值。而评价就是人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的一种根本方法”.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的是美国著名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泰勒在99年出版的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评价问题作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之一从而使课程评价研究成为新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自泰勒之后课程评价领域从价值向到操作模式已经历了几代嬗变与演化每次嬗变和演化都直接体现了整个课程领域的变化;每一次的嬗变和演化也都体现了人类不断摆脱盲目被动而走向自觉能动同时间接地折射出了时代精神的发展轨迹。
近观历史化自2世纪后半叶起世界化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化发展的元化和化相对主义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焦点集中于一种具有开放、互动、元特征的能不断扩展的艺术课程而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主干课程-美术与这一趋势相对应其研究方向也向这一方向聚焦。2世纪中国的艺术教育在继承全世界艺术教育成就的同时也必须保持本国艺术教育特色同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格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一条重要枢纽新课程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美术教育内容不断新美术教育评价也面临新的挑战立足于质教育的美术教育也应重视对每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积极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研究动因
要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的落就离不开评价。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进行作业评价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从评价标准看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是种样在教学中大老师往往采当堂评价的方式如学生、师生共评教师点评等作为美术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当堂评价美术作业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作业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理等意识问题难以做到深入的恰当的分析只能泛泛地点到为止。尤其是面对一些大班额的具体情况仅凭有限的课堂上三五分钟的作业评价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除了在课堂上的当堂评价外在办室批改学生的美术作业是大老师所采的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属于静态的对于学生学习践结果的评价由于离开了学生本人少带有一些教师的主观意识因此在评价时教师如何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和学生进行客观的平等的意识上的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从评价结果上看发现很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往往重改不重批有的甚至不改不批打上一个分就算完了至于那个分是怎么打的?为什么那样打大老师都没在等级分之外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交待有甚者对一些自认为不好的作业竟一撕了之有的甚至当着学生的面。毫无疑问这种行为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以这种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缺乏情感因缺乏明确指导的作业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劳动成果和学生本人的不尊重是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
三、课题界定
就当前情况看提到“评价”,人们大都把它与“判断”“价值”等概念联系起来。本课题所提出的学生作业评价就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学习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但要想把握它的准确涵义还要结合几个具体问题其中包括学习计划、活动以及结果即评价内容的问题;学习主体及其心理即评价对象的问题;关于价值或特点的问题即将涉及评价的标准;关于评价的方法、途径问题等等而其中的具体问题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出了“评语+等级学业评价体系”这一概念。
鉴于美术教学跨年级段我们主张应该视具体的学习任务评价与其他的学习评价模式相互补充。事上也是对当前学生美术学习评价领域发展趋势作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合理的概括和总结同时通过践与研究诞生新的评价模式和方法等评价元。
一理论依据
.元智能理论。这是美国认知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德纳提出的。元智能理论突出了元化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7种要组成不同组合使每人的智力结构各具特点表现形式种样。
2.教学论指出评价是构成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曾对评价做出过精辟的论述评价是一种得和处理以确定学生水平的教育有效性的论证方法。B评价包括了一般期末考试种类的证据C评价于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倡导把评价的过程与结果作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乌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个孩子都有归属、尊重、现自我的需要。儿童的这种认同感来自于各方面对他的评价。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最优秀如果他们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失望、情绪不振。
二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本课题提出和建立也是基于四种不同的需要学生心理的需要、家长认识的需要、学校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它的现意义具体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语+等级”评价学生作业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好地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同时便于家长清晰全面深入地了解子女的美术学习情况。
2.课题践和研究过程能促使我校美术教师在积极参与教改研究与践的基础上教育、科研等各种能力均得以提高。
.在此过程中运“评语+等级”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践与研究为教学决策提供科学、可操作性的依据。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经查阅大量献等资料表明;教育界这对于“学业评价”“课程评价”等资料方面略有著述但显现出“大教育”的迹象对于“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还未领略。因此关于新课程中小学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与研究方面的课题及论专著在国内尚属冷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具体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分别是
一研究内容
.构建元化操行评语模式
操行评语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本身是一种操作过程当然不可能方法单一需要层次、角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正确性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元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评语的改革与发展评语的功能日渐突出。因此在科学、正确的“指挥棒”的导向和推动下对受教育者的评价不再是以往的学期末一段简单的生硬的定性而是向着元化的方向发展。
①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
所谓主观评价也叫做自我评价。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学习、个性特长、与人交往等各方面进行主观的评估完成相应的评价任务。主观评价应当是最重要最常的评价手段。学生的主观自我评价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反馈、自我鉴赏、自我总结、自我调整的有效手段。其次主观评价没有外界压力是在高度自觉、积极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保护和激发被评价者的自尊心与自心。
学生的主观评价往往是比较深入、贴切的但是自我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的同一性的局限对评价的观点、内容、标准和效果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缺少客观标准如果主客观差异比较大就难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因此老师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基础上应组织学生进行客观、正、全面的小组评价或老师综合评价这样就弥补了自我评价的局限使学生的操行评语既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又有同学及老师的客观评价。
②相对评价与标准评价
相对评价指在接受评价的一个群体中按照一定的评价要求将每个学生的情况与评价的要求相比较来确定每个被评价学生所达到的水平现评价目的。这种评价受益面大能全面地评估每一个学生达到的高度并确定其在群体中的位置同时使学生可以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激发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此种评价方式可根据不同年级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该评价是有相对性有很大的“相比较而言”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