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发利好我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红色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化繁荣市政协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列入今年重点提案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牵头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各县区全面了解掌握红色资源分布情况赴外地考察学习发展红色旅游的先进经验对我市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旅游发展、红色化传播等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广泛征求县区及有关专家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
调研组认为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具有自身独特优势。
一是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登记在册的革命遗址达00个其中被列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名录”的有20处;被认定为物的有100处包括77处物保护单位国家级2个、省级10个、市级2个、县级2个和2处一般不可移动物。
二是民主党派“人物显”。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活动所形成的革命历史和大量革命遗址还拥有其他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历史资源如八大民主党派中有民革、农工党、致党等三个党派的创始人与渊源深厚。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祖籍陈江幸福村其夫人何香凝是民革主要创始人、民革中央第四届主席;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大革命失败后为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创建了农工民主党;陈炯明是致党第一、二届总理。
三是统战化“底蕴厚”。统战资源尤为丰富在统战历史事件方面既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武装起义又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抢救滞港化人士;既有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华侨农场安置南洋归侨也有改革开放后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回国返乡参与经济建设。192年由廖承志负责的抢救滞港化人士这一重大统战事件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百名知名人士和化界人士通过中转到内地。此外还有“一两名将”廖承志和、邓仲元等丰富的统战名人资源。在华侨历史化方面作为广东著名侨乡侨眷侨属超过100万人海外籍侨胞就达00万人。
四是红色景区“基础好”。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革命遗址保护修缮和活化利打造了一批红色景区目前全市红色旅游景区点中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国家2级以上旅游景区处级2处、、、2各1处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2处已成为流域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五是研学旅游“人气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网红打卡地带旺了红色旅游。2019年纪念馆位列全国000家纪念馆、博物馆参观量100强第79位;营救中国化名人陈列馆开馆后迅速“走红”全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近10万人次;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突破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接待人次及综合收入有所下滑。与此同时我市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借助干部学院、市委党校及大中专院校师资形成党校、高校、党性教育基地等各类教学资源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研学体系为我市乃至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有力支撑。
二、当前红色旅游存在问题及原因
调研发现我市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红色资源保护缺乏长效性。全市个革命遗址中灭失的达个现状评估“较差”和“差”的也达个列入各级物保护单位的仅处占比仅17.8。当前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仍存在保护资金难保障、产权权属难集中、管护人员难落等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就是缺乏长效保护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