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塔西佗陷阱”引发的思考
——谈谈对提升政府力的几点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兰考县时曾经谈到一个重要的定律他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权力失去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定律有什么样的背景和意义?
据资料记载塔西佗全名“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CorneliusTcitus,约..~120年是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古罗马史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很高的地位曾出任执政官等官职。他是这样谈论执政感受的“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会同样得罪人民。”后来这个见解成为西方政治学著名定律之一即“塔西佗陷阱”。也就是说不论是一级政府还是一个部门一旦力丧失无论你说真话假话、干好事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干坏事。
其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身边的“塔西佗陷阱”并不少见。比如原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照事件原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名表事件浙江舟山审计局的“萝卜招聘”事件以及山东烟台苹果的“毒药袋”事件等等不一而足。不久前又有两起事件使人们对政府的力产生了质疑一起是网曝保定将成为北京的“政治副中心”承接首都部分功能;一起是杭州突然宣布小客车限牌引发激烈争议。对于网曝“保定将成为北京‘政治副中心’”先是保定市市长否认然后是国家发改委称没听说、专家认为不可行。但是仅仅几天之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就明确提出保定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对于杭州突击限牌此前杭州市有关部门曾次传递出不会限牌的消息包括月2日上午还在对“限牌”一事进行辟谣但当晚7时却突然宣布从次日零时起对小客车采总量控制拿事扇了自己一记耳光被媒体称为政府损了声望、百姓瘪了钱袋的“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