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乡村调研报告

2022-12-08 17:39:19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生态明乡村调研报告

生态明乡村调研报告范()

推进生态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的福祉。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改示范区如何落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鄂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生态明建设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几个月来调研组深入三区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座谈研讨到省直相关部门征询专家意见并赴广东惠州市、福建三明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报告。月2日召开市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府汪继明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明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为生态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生态产业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冶金、建等传统产业占比持续下降。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值达到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值的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8个百分点。通过建设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的都市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方式。

()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8万亩森林覆盖率。。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益林7。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建成沿路(路、铁路)、沿江()绿化带里;建立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园、风景名胜区8个面积。万顷;全面推进国土整治工作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现了国土整治全覆盖;全市有2亩因采矿造成破坏的土地已列入恢复治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强施洋澜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梁子湖流域清理治理工作有效恢复与保护了湖泊和流域的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2;大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排水管道长度达到里;强了饮水源保护工作;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已得命名的有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2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扎开展。有效开展项目建设环评工作十一五以来严格执行了项目环评制度对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行了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了江湖水保安工程、洪水预警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益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生态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市在推进生态明建设上采了一些具体举措得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明市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通过调查了解有三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主城区空气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22年我市单位GP能耗为。2吨标煤/万元是生态市考核标准的。7;全市中心城区空气中SO2NO2PM含量与全国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相比SO2PM基本持平但NO2含量高于平均值2;工业废气、粉尘排放存在随意性鄂钢、球团矿等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扬尘管理欠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尚未起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市民健康。二是固废物及垃圾处理不到位。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72万吨年综合利29万吨累计存量。2万吨;农村垃圾处理严重滞后三区都没有垃圾处理站不仅造成再生资源的浪而且采简单的填埋式处理导致污染物深处理不到位造成水体、土壤二次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趋重。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市农民种懒庄稼现象突出过份依赖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22年全市化肥施总量达到28(量下同)耕地亩平化肥施量斤比988年增长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水产养殖投肥水平高于种植业水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各种农药及除草剂共计2。吨平均每亩。8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农膜89吨其中地膜约7吨有的农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

()生态资源保护不够。一是湖泊锐减湿地功能退化。鄂州称百湖之市但资料显示湖泊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恶化。我市湖泊面积由9年的9万亩缩减到现在的。万亩减少了。由于人工围垦以及湿地改作它导致原来连湖通江的三大湖泊体系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子系统之水体污染湿地环境受影响的程度重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导致湿地生物样性锐减湿地调节生态的功能退化。调查表明梁子湖湿地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引排水带来的负面影响面积达。7万顷占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山体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主城区南部山体平推开发较为普遍新城区已失去有山有水的独特风貌;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造成局部地区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全市因采矿造成破坏的面积中复垦还绿面积不到生态破坏面积的。三是林业资源不丰富。生态益林以中幼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创建生态市的指标要求。森林保护力度不够林分质量退化。

()建设机制尚未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P增速、轻生态建设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个人重环保利益轻生态益的倾向;少地方和部门对建设生态明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设置科学有效的生态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没有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政策导向不明确;生态明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规划等衔接不够紧密尤其在乡镇和农村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结构因也有现条件下的发展和理念因。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2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7。且冶金行业增值占全市工业增值比重高达。8。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创建生态市的要求商贸、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偏重的产业结构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体系导致环境治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调整的转型成本、替代产业、财政收入等现问题的考量注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二是资源要偏紧。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我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资源要制约越发明显。三是生态共产品缺失。有的部门注重解决看得见的民生工程提供诸如城市硬件设施等共产品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化功能也是民生工程导致较少提供诸如生态化、生态环境等生态共产品。四是参与意识不强。大认为生态明建设就是治理环境污染。关注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当环境问题影响个人生活、损害自身利益时才会采一定行动予以维护而对共环境的维护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

三、推进生态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态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对生态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推进生态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应坚持工业明与生态明相融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目标导向、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保障、制度推进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鄂州。为此建议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乡村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75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