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报告
论关键词校园化办学特色研究报告
论摘要采教育行动研究法在湖南桃源县昌中学简称我校下同进行校园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是结构功能机制、同化顺应机制和化引领机制。校园化形成的基本过程一般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阶段。以制度化、物质化、精神化三个维度七个要为内容以五个阶段为工作流程形成的“7”发展型校园化建设模式具有科学性和效性。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大力强中小学校园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种形式的校园化活动、人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强校园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由原昌验中学桃源县进修学校初中部桃源九中初中部三校合并组建成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名学生近名老师。要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需要融合三校的化优势需要共同的校园化凝注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于是便提出了校园化建设课题。
国内校园化建设的研究的现状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高校校园化建设研究较针对中小学的研究很少。在中国知网(.cni.net)“学术献总”以“校园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共有献7条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中学校园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只有8条;二是校园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对校园化形成的机制与规律、校园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的深层次研究较少对校园化建设如何如何促进办学特色的研究少。
本课题的切入点是在践中探索中学校园化形成的机制、过程以及中学校园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校园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对中学校园化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具有理论与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校园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注和外化。我校校园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化突出“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办学特色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突出特点和风格。我校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德能双馨、和谐发展”。“德能双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明程度高基础扎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誉满三湘。“和谐发展”是指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三、研究目标
.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化。
2.通过校园化建设促进“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探讨校园化形成的过程及校园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探讨校园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内容
.制度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2.物质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精神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校园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校园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践
.强制度化建设。
开展原三校校园化调研引发校园化建设需求。查阅三校管理资料调查走访三校的管理人员对三校合并到我校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各自的校园化特色。
2开展制度化建设交流引导启发制度化定位。先后与桃源县九溪中学等七所中学进行了制度化建设的交流与探讨到常德市几所中学进行了校园化建设参观学习和制度化建设交流。在全省名优校长论坛上就“如何唤起老师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的校园制度化”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