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IP电话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2-12-08 17:39:16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江西省IP电话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九九九年五月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依据····························································

2范围····························································2

二、IP电话的现状、标准、发展及问题·································2

2.IP电话的现状·····················································2

2.2IP电话标准······················································

2.IP电话的发展····················································

2.IP电话存在的问题················································8

三、建设IP电话网必要性与可行性····································9

.建设IP电话网的必要性···········································9

.2建设IP电话网的可行性··········································

.简要结论·······················································

四、IP电话网建设方案··············································

.总体方案························································

.2验网业务类型·················································

.网关及关守的设置方案···········································

.验网网路组织·················································

.协议与令·····················································2

.IP网关的同步···················································27

.7码与地址·····················································27

.8基本业务流程···················································28

.9基本通过程···················································29

.拨程序······················································

.户身份认证··················································

.2计··························································

.网络管理······················································

.业务管理······················································

.服务质量问题··················································

.安全性························································8

五、验网容量、电路估算及能力要求·······························8

.IP电话网的容量及建设规模·······································8

.2网关与IP网络互连带宽测算······································

.IP网关的安装地点···············································

.处理能力要求···················································

.网络的建设规模·················································

六、设备配置及投资估算············································

.网络节点结构···················································

.2设备配置························································7

.投资估算·······················································8

七、工程进度安排··················································9

八、工程组织及施计划············································

九、人员培训·····················································

十、工程经济分析·················································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依据

江西省据通局《关于委托进行江西省IP电话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函》

2息产业部部998《关于启特服“79”为媒体通网语音服务接入码的通知》

邮电部北京设计院998年月编制的《中国计算机互联网络CHINNET二期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际电联盟组织ITUTH2建议

部分相关部门、生产厂家及建设单位提供的件资料

2范围

本可研报告为江西省IP电话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IP电话的现状、标准、发展及问题

2建设IP电话验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江西省IP电话网建设方案

主要内容有

IP电话网技术协议的选择

IP电话网的业务类型

-网关及关守的设置方案

IP电话网的网路组织

-协议与令

IP网关的同步

-码与地址

-拨方式

-基本业务流程和通过程

-户身份认证方式

-计

-网络及业务管理

-网络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4IP电话网的容量及能力测算

5设备配置及投资估算

6工程进度安排

7工程组织和施计划

8工程经济分析

二、IP电话的现状、标准、发展及问题

2.IP电话的现状

当今的Internet不断地在变化着自己的位置网络中流动的“比特”所代表的内容已从原来单的“据”不断向“种媒体”演变。网络中息流量在不断增长而基于Internet的各种业务的发展是令人眼花。IP电话VoiceoverIP,简写为VoIP就是其中之一。

IP电话技术的发展归功于技术推动和市场驱动。在过去的时间里将语音转化成IP包的技术变得为和便宜。另一方面IP电话的核心元件之一处理器的价格在下降这无疑也成为市场的催化剂。IP电话从9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由初期的IP电话软件时期进入到IP电话网关时期。网络设备、通设备厂商竞相在这个市场中得立足之地将VoIP功能尽可能的内置到每个网络设备中各种产品纷纷抢占市场。各家运营商亦纷纷开展这方面的业务。IP电话正走出验室进入网络进入市场。

目前的VOIP技术已从具有语音服务的PC初级产品和仅限定在IP网络内部范围发展到业务、高可靠性以及较好服务质量的含话音、传真、据传送功能的电业务。目前通过IP电话网关Gtey来现PSTNInternet互通从而现PC到电话电话到PC和电话之间的呼叫并且话音通讯的质量也大大地得到改善能够满足商的要求。

通过网关等设备组织的VOIP网络以PSTN做为对户的连接IP网络代替了昂贵的长途传输网络从而大大的节省了通话。目前提供IP电话服务的运营商主要来自大的ISP以及电司它们提供的服务包括IP话音和传真业务。Forrester研究司预计998年长途IP电话业务将会达到千万美元到2年将达到亿美元。IC预测98IP电话呼叫量为.98亿分钟并将会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下面列举几个提供IP电话业务司的发展策略

TT

997年月在Intrnet上进行了IP电话验。998年月在亚特兰大、波士顿和旧金山三个城市推出IP电话服务准备在未来28个月内大面积开展IP电话业务。

Belltlntic/GTE

两家司合并后资产高大亿将超过TT成为美国最大的通司。

GTEIP电话验还仅限于司内部但将于998年第季度提供商的IP传真业务。

VoclTec

VoclTec宣布了“NextGen电话”计划和几个ITSP达成了市场合作协议。该计划允许PC户拨到这些ITSP并利其网关连接到一台普通电话机。这一业务已在全世界很地方提供包括香港、莫斯科、巴黎、伦敦、东京、北京和美国的一些主要城市。

GloblExchngeCrrier

和个ISP宣布要建立一个全球的网络提供IP电话服务覆盖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瑞士、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以色列。

目前除了直接提供IP电话业务的运营商之外也出现了一些进行IP电话业务批售、交换和结算的运营者。前者在各地安装自己的网关设备后者一般具有自己的可以通达全球的骨干网络和结算中心它类似一种会员组织负责为入到其中的会员提供全球的IP电话的漫游和结算。提供这种服务的司有ITXCGRICVIPClling等通过入这些组织便可以提供通达全球的IP电话服务。

22IP电话标准

2.2.相关组织

IP电话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有国际电联盟标准化部门ITUT、欧洲电标准协会ETSI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和媒体远程会议集团IMTC等。

1ITUTSG

国际电联盟的SG研究组主要从事媒体终端和安全问题的研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H.2系列建议。

2ETSITIPHONE工程组

该工程组的主要目标是规定一套业务互操作性要求确定接口和功能方面的体系结构对呼叫控制程序息流和协议进行规定研究端到端服务质量参E.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同时规定计和安全方面的问题。TIPHONE工程组希望向各类网络运营者都提供面向业务的解决方案其工作主要基于H.2系列建议和现有的电路交换网标准。

3IETF

IETF制订新的令协议。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InternetPSTN的网络互通。IETFIPTEL工作组负责制定相关协议和杠架件包括呼叫处理语法等。该工作组还写出了一些业务模型件描述由呼叫处理语法现的业务并讨论语法的使方法。另外还包括网关属性分配协议等。

4IMTC

IMTC由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个成员组成。宗旨是建立开放的国际标准推动交互式媒体远程会议的解决方案的应和现。IMTCVoiceOverIPForum不定期地进行一些活动来制订标准促进IP电话业务。

2.2.2相关协议

由于Internet的飞速发展以及网上话音业务的巨大前景在各厂商的积极推动下上述组织积极推进了IP电话的标准化进程。

目前主要涉及的IP电话的协议如图2-示意

根据目前制定的协议情况和各标准组织的工作重点与IP电话相关的协议主要可分为两大类H.2协议和SIP协议。目前各组织对在IP网络上承载时业务话音、视频等的方式均无不同均是利了源自IEIFRTP协议但是在呼叫建立和控制方面则有着不同的方案其代表即为H.2SIP

H.2协议

H.2属于ITU媒体通协议系列H.2x提供基于分组网络的话音、视频、据和控制等协议。H.2支持点对通及在MCU支持下的点对点通协议H.2作为一个协议框架提供了系统及组成部分描述、呼叫方式描述以及呼叫令程序。H.2相关的协议包括H.2H.2视频编码标准和G.7G.72G.722G.728音频编码标准;T.2点据会议系列标准;H.22.分组和同步标准;H.2系统控制标准等。其协议栈如图22示意

A视频编码H.2H.2;

B话音编码G.7G.722G.728G.729G.72

C据通T.2

D呼叫控制H.22包括令、注册、分组打包等;

E系统控制H.2包括呼叫、功能协商等;

F时传送协议RTP/RTCP

H2协议经过年发展功能不断增强受到广大厂商的支持。IMTC下的VOIP论坛已决定采H.2作为Internet电话技术的基础。

H.2的系统结构包括H.2终端、网关Gtey、关守Gteeeper、点控制单元MCU

H.2终端提供时的双向音频、视频和据通。但H.2没有规定音频或视频设备、据应及网络接口。

-网关提供呼叫令控制、道息的转换以及H.2终端和其它ITU终端的互连技术。

-关守提供管理机制对网关资源进行管理;提供地址转换功能、呼叫控制、网络带宽管理等。

-点控制单元提供会议控制及媒体处理功能。

由上述各部分H.2系统构成及其它终端的互通如下图2-示意

H.2的系统结构中值的一提的是H.2域的组成。H.2域定义为在统一控制下的一组网关集合。域的概念既有技术上的意义也有管理上的意义。

2SIP协议

SIP是由IETF推出的会话初始化协议是种基于本的协议采SIP规则资源定位语言描述。它不象H.2提供了所有的通协议而是只提供了呼叫的建立与控制功能。它应于IP电话与H.2建议相比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不象H.2非常复杂。

SIP协议目前还处于IETF的标准化阶段支持的厂家很少。

SIP协议外IETF目前还在研究其它的与IP电话等应有关的协议如SGCP简单网关控制协议、IPC因特网协议设备控制等。

2.IP电话的发展

2..据与话音融合的趋势

随着对据交换网络投资的增长维护单独的语音通设施将会变得昂贵和复杂所以大的网络计划者不愿意长期同时运行个网络而倾向于尽可能的将通设施进行合并。将据和语音通综合起来可以节约成本有效地利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分组交换声音技术的出现使服务商和最终户可以将声音和据综合起来。电司也认为背负高昂的电话网可能将会过时因此正在为把话音与据网络合并而努力。不过这种趋势并不是要Internet代电话网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是种集成的趋势。

据统计和预测在2年以后据通总量将很快超越语音通总量并且以不可逆的趋势增长。据网络的重要性以及据网络容量的不断扩展给与话音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在承载话音方面VOTM技术、VOFR技术以及VOIP技术在不断发展之中而VOIP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应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2..2市场的发展

IP电话的出现预示着传统的电业正面临挑战。IP电话要和普通电话竞争成为未来语音通的一种手段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语音质量应与普通电话相当;二是呼叫和建立连接的方法要简单、方便;三是要有统一的标准世界各地各厂家的产品能互相通话并且还应建立相应的计方法和利润分配机制。由于IP电话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时代特征一旦上述问题能较好地解决IP电话会对传统电话产生巨大冲击在市场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IC99年布的报告显示在IP电话推出的第一年99年全球的IP电话户为万到997年跃升为万而据IC预测999年底将达到万。IP电话户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据IC预测到2IP电话户市场份额将达到%2年将达到%。

另据美国ForresterReserch司估计美国IP电话服务营业额将从99年的美元上升为2年的2亿美元届时IP电话服务的营业额将占长途电话总营业额的%左右。

Telephonty对全球基于IP的话音预测显示到2年基于IP的国际电话业务量将占2%以上而国内IP电话业务只占2.%。所有应该注意到国际IP电话市场比国内IP电话市场份额大得的情况。

另据市场研究机构-ICForresterReserchFrostSullivnbereenGroup的预测到2年美国IP电话中于国内通的业务量将达到8亿分钟/年于国际通的业务量将达到亿分钟/年。

2..标准的发展

H.2协议一直在发展变化与改进完善之中诸如FstConnect方式的推出、GG之间通协议的争论等。

目前H.2最新版本2明年可能推出版本包括H.2VH.22.V届时在G互通问题等方面可能会有突破。H.2标准的内容亦不断丰富如

H.2nnexRelTimeInternetFx

H.2nnexECllConnectionoverUP

H.2nnexFSingleUseTerminl

H.2nnexGCommunictionbeteenministrtiveomins

H..SupplementryServices

H..2CllTrnsfer

H..Clliversion

H..CllHol

H..Cllpr/Picup

H..Clliting

H..7Messgeiting等。

随着这些标准的逐步推出和完善H.2系列的功能将强大。另外IETF组织在vtiptelmmusicfxsigtrn等工作组中对IP电话相关的技术也一直在进行研究。SS7令和智能网技术在IP电话业务中的应也有所进展。SS7SignlingGteySS7overTCP技术、INInternet结合技术等的发展亦应予以重视。

2.IP电话存在的问题

2..承载网络问题

TCP/IP协议最初是为提供非时据业务而设计的。IP协议负责主机之间的据传输不进行检错和纠错。因此传统的IP网传送时音频、视频能力较差。随着IP网络设备处理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大目前的IP网络传送时音频、视频能力已大大增强了。另外在提供QOS方面一些相关的协议如RSVP以及网络中的控制方法如流量控制、队列管理、拥塞控制等已现并可付诸施。

应该注意的是VOIP的应会对Internet有着极大的影响。八十年代后期Internet曾受到一系列阻塞崩溃的困扰其原因是ICP流控制和错误恢复造成网络缺陷。“慢启动SloStrt”特征的引入就是为了消除这个毛病目前在所有的TCP应中都被采。如果VOIPInternet上被大量使由于VOIP主要采了UP将会有相当部分的Internet流量没有慢启动的限制对于Internet的影响后果尚不得而知。

Internet本身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着VOIP业务。由于Internet的流量和流向极其动态化因此在Internet上部署VOIP应当慎重仔细应该考虑如何保证IP电话的通质量问题。在普通电话网上时延带来的影响很小。但在IP电话业务中网络和网关带来的时延都可能会严重地影响通的质量。这就要求运营商必须通过在网络中现QOS的服务来现带宽的合理应从而满足IP电话业务对于时性的要求。

2..2标准及互通问题

IP电话的互通性问题包括产品的互通和业务的互通是制约IP电话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影响互通性关键的问题是有关IP电话的标准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999年随着H.2第三版本的制订将是解决互通性问题最关键的一年。预计在此之后各个IP电话设备厂家在产品互通性方面将得到较大的改善。IP电话运营商之间的业务到和结算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运营商之间必须签署合作协议使户可以享受到象传统电话服务一样大范围内的服务。

目前IMTC的有关IP电话的服务互操作性执行约定ServiceInteroperbilityImplementtiongreement在发展之中目前已有.版本的内容。另外TIPHON也定义了OpenSettlementProtocolOSP于解决域间或是不同运营者之间的户漫游、呼叫路由、计结算等问题。

三、建设IP电话网必要性与可行性

.建设IP电话网的必要性

1建设IP电话网是业务拓展的迫切需要

Internet自商业化以来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在这一重要应普及以后其发展速度非常之迅速。从开始的一些UNIX应如ftp,emil,tl等发展到一个以TCP/IP为基础的能够进行各种应的IP网络。随着Internet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各种技术、标准的逐步成熟通过Internet来提供话音、据、图象、传真、IVR交互式语音应答成为现服务内容的广泛化与样化成为可能。当今息社会具有五大关键特征技术样化、业务综合化、产业融合化、市场竞争化和户可选择性。因此中国电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电运营者从满足户的方面需求为户提供样化业务的角度出发应该率先在Internet网上组建IP电话网积极探索电话语音业务的发展摸索新业务的发展模式在中国邮电通的发展中走在最前面。

2建设IP电话网是市场驱动与竞争需要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廉价。通过Internet只需支付市内话以及相应的服务就可拨打国内、国际长途这对传统的电话市场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虽然IP电话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电话通的主要方式但是甚至是最保守的市场观察家也认为如果传统电话通继续保持目前高昂的价格体系IP电话对传统电话的冲击程度将越来越大并有最终吞并传统的电话业务的可能。

国际上各大电司都清醒地认识到IP电话的未来发展趋势纷纷投资建网开展业务规模也逐步扩大。除上提到的TT等司外美国USGLOBLLIN司在个国家开通了IP电话业务仅在德国就有个基地站其中每分钟通仅为.2-.美元为户提供了电话预付卡等种服务方式;还有一些中小规模的司在全球各地纷纷开展IP电话业务。ITSPInternetTelephonyServiceProvier             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产业景象。而IP电话户群也因低廉的价格愈来愈庞大与扩展户逐渐增长增长基愈来愈大IP电话业务的出现虽然降低了电话业务的总体收入但刺激了长话业务的新的市场需求增了长途电话的业务量。

国内IP电话业务现尚未形成规模的市场但需求与呼声渐起而且愿意组织和经营IP电话者大有人在国外司在国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联合开展IP电话业务有些与国内通司已有合作意向另外还通过一些隐性方式悄悄地开放业务。此现象已出现在全国许城市一些省局给电总打报告寻求对策。

IP电话是所有的电运营者必须面对的现中国电同样面临挑战。因此中国电必须采相应的对策密切跟踪IP电话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组建IP电话业务网以扩大在IP电话市场的占有率为目标这是对传统电业务的最好保护也是迎接挑战的重要战略。

3奠定全省IP电话业务网基础

中国电已于97年底在广东和湖南进行了IP电话的验得了一定的验成果。随着Internet网络带宽的不断增IP电话技术、标准的逐步成熟。面对IP电话的迅速崛起与发展江西电应面对现以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在电总验的基础之上制定全省开展IP电话的技术方案策划IP电话的业务包装、营销体系、价格体系、制定投资计划组建全省IP电话网的网络结构奠定全省IP电话业务网基础。同时通过积极推进网络电话技术的发展和应使我省的通技术革命跟上世界潮流。

.2建设IP电话网的可行性

1丰富的户资源是前提条件

据报道我国的电话户每天净增7万户预计今年内户总将突破亿户。到2年我国交换机总容量将从997年底的.亿门增到.9亿门全国电话普及率将由平均每百人8.部提高到部。其中城市将达到平均每户一部电话农村将基本现村村通电话。

丰富的户资源为IP电话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普通电话户在不必新原有的话机的条件下即可通过基于PSTNInternet的电话网络服务器拨打网络电话可以在长途尤其是国际长途的通话上节省大量。中国既是一个电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庞大的电市场对电运营者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在全省人民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对廉价通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IP电话在江西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2中国电具备良好的网络基础

Internet的飞速发展为世人所瞩目。从日内瓦召开的INET98得到的表明截止到9987月网上已有域名逾万主机万到998年月有2个国家组建了IP网络拥有一亿户。目前全球有Internet服务商7家其中家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预计到22月将有亿~亿户。

在国内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面广、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据通网络且户发展和业务收入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电拥有覆盖全国范围的中国媒体通网9网和CHINNET网目前国际出口带宽已到达77Mb/s各省会节点间和部分省会到地市之间带宽今年年底将大部分提速到Mb/s,少部分提速到Mb/s

中国计算机互联网CHINNET骨干网自99年在全国范围内投入试运行以来截止98年月底全网已开放户约.万个其中含专线户9个拨户万98年月与国际间交流的息量达227万光节。到998年月底全网业务收入为.亿元。目前网络已覆盖全国近个城市。CHINNET网络拓扑采分层结构按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核心层、区域层和接入层。其中核心层和区域层构成CHINNET骨干网各省网作为接入层。CHINNET的建成投产对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息通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作并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国媒体服务网络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八大区中心城市设置联网设备这八个节点构成联网网络的骨干网。各省内媒体网络节点直接与骨干网节点相连接。中国媒体服务网络是利Internet的技术组建起来的一个息服务网络该网络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为国内户提供语音、图像、图形、动画、本等一个开放的、丰富彩的、易于使的媒体息网络。利该网络可以向社会各部门和提供各种接入服务和息资源共享向衣开放全程全网的组织业务。中国媒体息网与CHINNET在我国并举发展互相补充向各种应的户提供息服务。

因此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IP验网的创建和IP业务电话的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3江西电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保证

邮电部据通局已于97年底在广东和湖南进行了IP电话的验对IP

电话的相关技术和业务流程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江西电在网络建设方面经过年的努力已积累了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培育了大批的技术与管理人才。IP电话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电业务江西省据通局从一开始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IP电话网的建设成立了专门的技术跟踪小组在人员安排、设备配备等方面优先考虑为全省IP电话网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相在省管局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统一安排经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江西IP电话网的建设一定会得圆满成功。

.简要结论

从以上的论述可见江西省IP电话网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建成投产对于促进电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因此本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四、IP电话网建设方案

.总体方案

..IP电话网的协议选择

出自ITUTH.2协议经年发展功能不断完善增强受到广大厂商的支持。IMTCVOIP论坛已决定采H.2作为Internet电话技术的基础。SIP协议目前还处于IETF的标准化阶段支持的厂家很少。其他专有协议也仅限于厂商自尚未标准化与通化。

根据标准发展情况本可研建议验网中IP电话标准采H.2协议。对于其它的协议及技术动向应予以密切注意。

..2IP电话网的构成

IP电话网是通过网关/关守及其他支持系统将现有电话交换网与现有IP网进行互联利IP网在技术及经济上的优势最大限度使IP网资源现电话业务在两网中互通。网关/关守及支持系统是IP电话业务网中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通协议转换、地址转换、呼叫连接、身份认证、计、采集和网络管理等作;现有IP网主要负责提供网络传输通路保证网络息的连通性及可达性;现有电话网负责户的基本接入与连通完成端到端通。IP电话网的构成如图-所示。

根据CCITTH.2协议网关、关守和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定位为

网关Gtey,以下简写为G的主要功能定位为

-语音编码转换PCMH.2uioCoec;

-通协议转换SS7/R2/Q.9-RSH.22.H.2

-呼叫建立/拆除H.2

-为电话户提供IVR

-单独或与G配合完成计。

G相当于在IP网络和电话网之间的“桥”完成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之间的协议转换对于不同的话音传送格式和不同的通规程进行翻译。

关守Gteeeper,以下简写为G的主要功能定位为

G路由IP地址-E.地址转换;

-呼叫认证/授权控制;

-带宽控制和管理;

-域管理;

-采集原始计息。

GG的管理者控制G完成呼叫接续过程。G应完成户息、G息的收集与管理、G路由策略的构造与施、G状态管理等内容的域管理;与认证中心配合进行户身份认证及授权控制;在总体上进行服务质量管理如呼叫允许控制、带宽管理等。为了快呼叫建立时间G上亦可具备地址转换缓存功能。

支持系统主要包括认证、计、网管及业务管理中心。认证中心负责存储户在基本据完成户的身份认证;计中心负责计息的采集及处理并最终产生计话单;网管中心负责网络设备的监控及故障处理;业务管理中心负责业务管理。

..IP电话网建设的基本思路

由于IP电话是一项新兴业务其发展前景难以预测从今后长远战略发展及保持网络长久稳定性方面考虑该网的建设应本着兼顾近远期发展基本原则从远期着眼近期着手。考虑到IP电话在业务及技术方面尚存在不确定因因此初期网络规模不宜过大但网络的设计与规划应按远期进行。

..江西省IP电话网覆盖范围

全省十一个地市。

.2IP电话网的业务类型

按终端类型划分IP电话业务可分为PCPCPC到电话、电话到PC及电话到电话四种类型。

按业务区域划分IP电话业务可分为国内IP电话业务和国际IP电话业务两种类型。

按主叫类别划分IP电话业务可分为主叫IP电话业务和记账卡IP电话业务两种类型。主叫IP电话户使主叫电话码标识自己的身份记账卡IP电话户使记账卡和密码标识自己的身份。

按业务类别划分IP电话业务包括IP语音业务和IP传真业务。

本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现IP电话网与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通。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本网中将重点开放PC到电话和电话到电话两种类型的IP电话业务含语音和传真IP电话业务的服务区域包括国内IP电话业务和国际IP电话业务本地IP电话业务不开放。同时为全面验证IP电话的网络运营情况IP电话网中IP电话的主叫类别应包括主叫IP电话和记账卡IP电话两种形式。由于PC户只使记账卡和密码标识自己的身份故主叫IP电话仅限于电话网中的户使。IP传真业务目前只提供主叫户类别的方式。

.网关及关守的设置方案

.IP电话网域的组成

根据H.2建议一组G以及管理它们的G构成了一个H.2域域内的呼叫过程和地址转换相对独立GG的现方式因各设备厂家技术而异。有些厂家将GG的功能合并在一起也有部分厂家将这两部分功能通过不同的设备现。IP电话网中的域的组织方式可能有

1集中式

集中式方式中全网是一个域由一个G集中管理设置统一的计/结算中心网管中心和据。

2半分布式方式

半分布式方式中全网设备个G但户据统一管理。设置统一的计/结算中心和网管中心。

3分布式方式

分布式方式中全网由个域组成。

IP电话网内基于H.2的域组织是涉及互连互通的重要问题在以上三种方式中半分布式组织方式结构不太清晰G的作不明显不建议采针对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方式本可研提出两种域组成方案

方案一江西省IP电话网全网采一个域的集中组织方式南昌的据通网管中心设置一个G负责全网所有的G

方案二江西省IP电话网全网采两个域的分布式组织方式选省网的两个核心节点分别各设置一个G形成双星型结构每个G负责管理五个地市的G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西省IP电话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741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