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初步建立残疾人社会福利得到进一步充完善
201年2月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作为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快增长的一项具体改革措施有力的支持了各地大力度探索建立符合本地际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政策制度框架。截至201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11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残疾人在享受专项社会福利方面的特殊性为推动和完善我国从传统社会保障范畴下的“小福利”政策走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福利国家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背景
2008年我国批准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约》基于约精神修订了1990年颁布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同年制定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件”“以人为本”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合发展成为指导方针。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对享受低保后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采其他措施予以保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护理补贴”。“中央7件”在“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方面也有相近表述。这些为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地方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而依据。
200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总已达800万以上且处于残疾高发期。基于抽样调查我国自2007年起通过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残疾人状况和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体系连续七年2007年度到201年度发布据及分析报告。监测结果显示残疾人群体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三大差距”。一是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大。城乡残疾人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1、10绝对收入达到181.元、7829.9元。但是七年来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仅从9.1增长到.7绝对收入的差距仍在不断大。见表1.1和图1.2
表1.12007-201年度残疾人与全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图1.2残疾人家庭与全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二是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7年来的监测据显示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平均高于全国居民家庭8-10个百分点201年度达到了1.百分点且全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下降速度高于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下降速度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残疾人生活质量和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居民水平。见表2.1和图2.2
表2.12007-201年度残疾人与全国恩格尔系比较1单位
图2.2残疾人家庭与全国家庭恩格尔系比较
三是残疾人医疗保健支出及其占家庭消支出比例及额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年度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789.元是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支出1.倍;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02.8元是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1.7倍。201年度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全部消支出的比重比全国城乡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2.和8.个百分点。各年度情况见表.1、图.2和图.
表.12007-201年度残疾人医疗保健支出占消性支出的比例2单位
图.2城镇残疾人医疗保健支出占消性支出比例与全国城镇比较图
.农村残疾人医疗保健支出占消性支出比例与全国农村比较
“三大差距”决定了“增收减支”成为残疾人补贴制度重点内容。此外残疾人群体内部长期存在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两难”问题全国有120万农村残疾人口尚未脱贫约占2012年底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9899万扶贫对象的12.见图.1且大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扶贫开发难度很大;我国2892万持证残疾人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分别为89.8万和71万占持证残疾人总的8.2见图.2重度残疾人家庭医疗康复开支高、生活自理能力差在照料、护理、康复等方面的特殊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给其他家庭成员造成了很大压力。值得关注的是重度残疾人家庭往往一家无业、生活来源不稳定或依赖低保维持生计贫困与一户残、以老养残、老残一体等问题交织使得贫困和重度残疾人成为“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理所当然成为了残疾人补贴制度优先覆盖的对象。
图.1农村贫困残疾人占全国扶贫对象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