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副市长“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座谈会发言料
按照市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统一安排我牵头负责“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课题研究现就目前初步的调研情况作一汇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在“放权”上做“减法”让权力“瘦身”。一是清理精简审批事项。目前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放管服”改革初期的xx项精简到目前的xx项需要提供的申料从xx项精简到目前的xx项。二是不断优化办理流程。目前我市行政审批承诺时限同法定时限相比际办理提速稳定在xx以上。三是积极规范中介服务。推动中介服务市场化步伐打破“红顶中介”垄断经营。
二在“监管”上做“法”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强行政开日常监管我市行政权力事项上网运行总量居全省前列。二是落“双随机一开”监管。三是创新企业监管。四是强收和价格监管。
三在“服务”上做“乘法”进一步利企便民。一是推行行政审批“一窗受理”。提供办事指南开通市民讲堂政务服务“大篷车”。xx、xx县开展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试点xx区探索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二是推行重大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三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四是推进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二、存在问题
通过系列改革我市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审批效率现倍增得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审批提速效率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置审批事项流程复杂准备时间过长。如以企业单独选址征地为例。土地规划难以跟上项目选址项目组卷上报的前置要件有xx项且涉及部门、批准层级高有的是市、县无法把握的另外综合性中介机构缺失一个投资项目涉及的地勘、水保、环评、能评、灾评、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等报告分别编制息不能共享导致项目申资料编制时间过长。二是审批事项转外办理时间长。如规划审批需要住建局办会、专家会、市政府规委会审定专家会、规委会、土委会召开时间不确定影响审批效率。又如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内部技术审查、科室传签、专家评审、党组会审定这些转外办理的流程复杂且未承诺时限有的几个月都没有结果。
二政务服务水平仍待提高。一是一些行政审批窗口“只挂不看病”。“两集中、两到位”不能真正落。后台行政审批窗口只负责程序性审查具体审批业务仍由部门业务科室办理导致企业咨询难、往返跑。二是我市政务服务息化建设迟缓离“让据跑路”有较大差距。另外窗口接件人员和后台审核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导致有的报件因料不齐全有的因料不符合而反复跑。三是企业负担仍然困难。去年我市减负办赴有关区县开展的随机调研结果显示近三成企业反映降成本工作的“得感”不强这说明我们降成本工作的抓手还不够整治违规收的手段还待强一些企业因为不知道、不清楚以至很优惠政策没有享受。
三招商引资环境不够优。一是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上重“引进”轻“协调”资源要保障跟不上各资源要部门协调不紧密合力不充分“全力落”乏力。二是有的地方开平的竞争环境缺失。要高度警惕行政权力不当扩张、不当牟利特别是要防治工程招标投标、土地矿产资源出让领域行政权力干预、暗箱操作谋私利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