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治理交通拥堵畅通高效提升宜居魅力

2022-12-08 17:36:10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位和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要求我们近期就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心城区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大力施中心城区“西进、东扩、南移、北优和老城提升”战略城区交通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以一、二环线、环城高速和兴汉路、滨江路、天汉大道、团结街为骨干的“三环两横两纵”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中心城区道路总长达到18.里其中0条城区主干道.82里、条城区次干道7里。城市共交通发展较快中心城区共有交车1辆、运营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8.201年城市交客运量超过1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11.2万人次;中心城区共有出租汽车892201年出租车客运总量2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7.1万人次。城市交通管理不断强化中心城区共设红绿灯1处电子警察0处测试卡口处交通标识牌1100余块交通标线约0余万延米;近几年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得了较好成效。

尽管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一些路口、路段、时段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问题仍较突出。

一是堵车易发常发。天汉大道、太白路、兴汉路、前进路、北团结街、东大街、北大街、莲湖路等商业区、学校医院周边路段易发拥堵莲湖路与北团结街十、黄家塘十、将坛路与天汉大道十、虎头桥路汉运司后门口、万邦路口、高客站门口等人流、车流集中路口拥堵频发市医院门口、风景路与天汉大道交叉口、天汉大道与滨江路交叉口、西环路与康复路交叉路口、东关正街与团结街十、理工学院门口等异形道路路口行车难以通畅。节假日机动车、电动车、行人大量出行来汉旅游探亲访友车流量增骨干路段和汽车站周边人流、车流激增常会发生交通拥堵。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及恶劣天气机关单位、学校周边路段、路口常常出现行车难。

二是停车一位难求。交通主干道附近和城市广场、学校医院、机关单位、运输车站、批发市场、商业集中区周边常年存在停车难。市中心医院、中心广场、运达批发市场等区域停车经常一位难求违规停放和在路边徘徊寻找停车位的机动车剧了交通的拥堵。

三是管理难度增大。目前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约11.9万辆、其中载客汽车万辆摩托车.1万余辆电动车约1万余辆低速三轮车100余辆老年代步车近千辆。一方面交通管理任务繁重、警力有限;另一方面机动车违章转向、随意调头、见缝插针、随意停行现象屡见不鲜电动车、低速三轮车在道路上肆意穿行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人车抢道现象到处可见这使交通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大为增。

二、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通过地调研和汇总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市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城市功能布局不尽合理道路等交通资源供给不足共交通分担出行压力不够交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城市功能不均衡造成部分区域交通拥堵频发。一是老城区功能过于集中。由于历史原因天汉大道两侧的民主街、中山街、北大街、东大街等老城区既集中着党政机关又集中着10所中小学、幼儿园2所医院这些过度集中的共配套设施造成出入车辆影响了交通出行。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新建拓宽了一大批道路如东一环路、北一环路、滨江路以及东、北出入口但城区大部分道路基本上还是混行交通的格局主干路、次干路基本不具备级配东大街、北大街、中山街、川前街等越是交通集中区道路越狭窄。之城区环线尚未完全连通支路、背街连通性低、无法成网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集中在主干道上使得主干道交通负荷过大。三是部分大型功能区交通疏导性较差。北大街商业区、民主街行政区、运达批发市场等高密度人群活动场所停车场配建不到位严重削弱周边道路功能。市汽车运输总司XX汽车站、高速客运站位于中心城区内每天有几十条班线、上千个班次发往各县及XX等城市进出客运站的车流给周边路网带来很大压力。南郑、勉县等郊县的客运车辆、快捷车进入市区繁华地段随意上下旅客、慢速行驶、游走揽客造成虎桥路、石马路、前进路等路段交通不畅降低了通行效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管齐下治理交通拥堵畅通高效提升宜居魅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655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