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机关要“七戒”
是传达政令的工具。质量的高低,关键看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史记楚元王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安危在出令”。意思是说,安全和危险在于发布什么法令。可见,科学设计件内容是何等重要。那么,起草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归纳了“七戒”。
一戒照抄照转。现在有些地方贯彻上级的件,不是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而是不管效果,照抄照转。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上级的件是面对一定范围讲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从普遍意义角度考虑的,一些地方的特殊情况不可能都照顾到,有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不可能讲得很具体。这就要求下级机关和单位必须根据上级件规定的原则、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指出的,每个层次都不单纯是个执行问题,都具有主动和被动这两重性,即对中央的指示必须坚决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又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问题的机动性,在被动中求主动。否则,对上级的件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或者片面理解、各取所需,是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二戒师出无名。提出一个观点或提出一项政策,应当“师出有名”,有根有据。这种根据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不言而喻,贯彻中央部署,“根据”主要出自中央件。按照实际需要作出的部署,也要注意有理论根据、件根据。即把提出的意见放在当时所处的政治大格局中去考虑,使所提出的意见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当时政治大格局的要求。再一点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中央过去有指示,近期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央又作出了新指示,起草件时应把新指示作为部署工作的依据。党委是管全局的,工作涉及面大,所制发的件涉及面也相应的大。因此,做起草工作的同志很需要强对上级各类件、领导同志讲话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掌握的根据和尺度。根据掌握得、尺度把握得准,起草件才能得心应手。
三戒无的放矢。为解决问题而制发,必须讲求针对性。否则,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中把“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列为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并在这一部分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说“‘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通呢?”起草也要克服这个毛病,注意其针对性。很难想象,一篇毫无针对性的,能够打动人、影响人,推动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份量”的标志。要增强的份量,做到有的放矢,起草之前,就应当首先搞好调查研究。问题调查清楚了,劲才知道往哪里使,讲问题、提对策才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经过比较、论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行得通,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