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是具体的——如何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到机关稿中
前不久,中央某部召开了一个全国性会议。作为下级部门,我们单位要组织传达学习,安排某处室撰写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很快,该处室就拿出了初稿,按程序送审。我拿到稿子一看,全只有一千来字,但需要“动刀”的地方还不少——有的要调顺序,有的要补内容,有的要大刀阔斧地删。凑巧的是,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讲政治上。
因为稿子的篇幅并不长,我三下五除二,只用十几分钟就改好了。考虑到初稿存在的问题颇具典型意义,我把负责写稿的同志叫到办室,对着电脑,跟他讲了这么一堂“写作政治课”——
我体会,是为党和国家机关代言,里面有政治,必须讲政治。你们写的这篇稿子,从字表述上看,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但从政治上看,用政治眼光来看,问题就比较突出了——我这样说,不是上纲上线,也不是扣大帽子,而是因为讲政治是具体的、实在的,需要贯穿落实到机关稿写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很年轻同志并不是不讲政治,而是因为政治历练不够、政治经验不足、政治敏锐性不强,不懂得应该怎样讲政治,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我想,你们就属于这种情形,属于“无心之失”,可以谅解,但今后应努力避、以改进。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对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怎样把这一要求具体落实和体现到机关稿中?在这方面,我总结了6点经验:
第一,讲政治决定站位
机关稿写作,讲究“关起门来当领导,站在山顶看问题”,也有人说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其中的道理是差不的,都强调要站在领导的高度,甚至党中央的高度,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看问题,提高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政治站位。
我们爬山看风景,所处的高度不一样,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从山顶往下看,视野会非常开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站在半山腰往下看,视野和视距就会小很;从山脚往上看,那是高山仰止;从山脚平视,只能看到眼前无遮拦的东西。
我们讲写料要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问题,既要看大势,又要观全局;既要想得深,又要看得远。只有“放眼全局谋一域、着眼长远思当前”,才能抓住机遇、抓住关键、抓住要害,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
第二,讲政治决定格局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工作时,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就是领导干部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
什么是“国之大者”?用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对“国之大者”领悟到位,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避谋划和推进工作中的缺位、错位、出位;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把本地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具体,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