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料中,如何克服“两怕”
“像牛一样干活,像狗一样看家,像兔子一样奔跑,像王八一样憋气”,道出了机关秘的种种无奈,“有本事,无脾气;有思想,无主见;有成果,无形象”,说尽了写作的番番辛酸。也有人羡慕,“今朝挑灯伏案,明日主政一方”,暗指秘们迟早会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而今天我要讲的,跟无奈辛酸无关,与光宗耀祖无涉,只关乎写作的内心感受。
鄙人虽身陷“山会海”不久,但耳濡目染,逐渐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操刀久、无论码字少、无论经过什么阵仗,秘们的内心都绕不过、躲不开“二怕”:一怕不精,二怕意图不清。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二怕”呢?
一怕:不精
领导讲话也好,方案通知也罢,本质上都是给定料的命题作。既然如此,就不能脱离,插上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而必须以为基础,找准角度,把握尺度,而后构思立意,布局谋篇。没有作支撑,章难立意不高、依据不足、论证不深。若秘们将这样的“次品”送领导审签,运气好招来一顿臭骂,运气不好从此打入冷宫,永不叙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出让领导满意的好料,必须先搜集精准的,而后布局立意,遣词造句,推敲打磨,否则,写出来的料要么离题万里,要么空洞无物。
要避不精的尴尬,对不同层级的秘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基层的秘而言,要善于找准切入口,找到结合点。比如要向上级报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就不能满足于泛泛掌握本级召开了什么会议,制定了什么贯彻方案,出台了什么措施。而是要仔细研读上级所开会议提出了哪些新理念,有了哪些新提法,作了哪些新论断,部署了哪些新工作,设定了哪些新目标,再根据上级会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寻找有针对性的。比如本级是否提出了比上级目标具体、难度大的新目标?上级提出了要实现GP增速5%的目标,本级就可以重点搜集下列:是否提出了GP增速8%的目标?目标的提出背景、实现的可能性、意义等等。又如是否在上级部署范围内,结合本单位优势,选择了一项或几项重点工作?上级提出要强责任制、强监管、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本级就可以着重搜集在强责任制方面提出了什么工作要求,出台了哪些措施,细化了哪些责任。再如是否对上级提出的理念进行了细化或者通俗化的解释?上级提出了“精细化治理理念”,本级就可以着重搜集体现“规范化管理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