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

2022-12-08 16:21:35 128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

同志们:

按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我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学习共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一)中华民族的概念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中华民族具有“国族”的性质,是对当代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一个共同称呼。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上有很多古代民族走上历史舞台,共同开发了祖国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祖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第一个阶段是几千年以来的历史演进。

第二个阶段是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共同斗争中形成了自觉的认识。

第三个阶段是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2014.5: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9: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9: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9.9: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2020.9: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2022.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38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