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课的一开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字,工人的“工”字,“工”字怎么写?
“一横一竖一横。”
对,毛主席曾经说过:“工人,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工人二字结合在一起,就是天,这个天是天下的天。”92年,我们党从南湖红船出发,一步一步引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彰显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那么新时代的工匠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底色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建筑工匠,从他们身上去寻找答案。
工匠的天,当是开天辟地的“天”
很人都曾被杭州东站流线型的外表吸引,它就像一个奋力奔跑的青年,体现着浙江勇立潮头的精神。而沈西华,就是为这位青年量体裁衣的裁缝。给杭州东站这个“高大帅”当“裁缝”可真是不容易啊,光是选择外立面料就让他头痛不已,成本低的美观不好,美观好的受力不行,受力符合的耐久度又不够,无论怎样,就是找不到理想料,甚至,连设计方都想放弃而改用铝板,但是,沈西华不同意,他抛开传统料的限制,带领团队前前后后反复研究了2种新型料,光是实验论证就不下百次,历时一年,终于创造性地发明了国家专利技术:分层双曲面不锈钢幕墙施工法,既完美地符合了要求,又展现了东站的英姿飒爽。沈西华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融入杭州东站奋勇向前的进程。
工匠的天,当是天道酬勤的“天”
武汉汉江国际金融大厦,作为浙建集团首个省外超高层项目,让我惊讶的不只是它的高度,是项目安全总监周岐虎的成长速度。要知道,他是从工地厨师做起的。年轻的他坚持白天做厨师,晚上自学技术,白天是手上的颠勺,到了晚上变成了手中的工尺,白天是厨房的饭香,晚上是寝室的书香,渐渐地,他头上的厨师帽变成了安全帽,所做的工程高度也从五十米,一百米到了两百米。我问过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到现在,他想了想,笑着说:努力向上的精神嘛,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把城市建设得好!从厨师到工程师,他用23年,3个项目,5个岗位的经历,丈量出浙江工匠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工匠的天,当是以民为天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