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做了《愚移山》的著名演讲,意味深长地讲述了愚移山的故事,召全党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冲击还在发展演变之中,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种挑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面前。困难挑战越大,我们越要学习弘扬愚移山精神,咬定奋斗目标,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新的大的胜利。
愚移山精神是统一思想、激发斗志、凝聚力量的强大支柱
愚移山的故事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讲述了愚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愚移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内涵和化基因。有人或许会问,愚移山精神发轫于千古,而时代经历巨变,是否还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945年6月,在抗日战争即将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在《愚移山》的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召。957年月,毛泽东同志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写下了“愚移山,改造中国”的批语,激励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国家面貌。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发扬愚移山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
透过历史不难发现,每当我们党的事业面临重大历史抉择、迎接重要任务之时,愚移山精神就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们统一思想、激发斗志、凝聚力量的强大支柱。中国共产党为愚移山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使其实现了从中华优秀传统化向红色化、革命化的升华,并熔铸于政党的精神品格之中,这正是愚移山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原因所在。
新的伟大征程为愚移山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伟大时代赋予伟大精神新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次对愚移山精神作出深刻阐释。23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军区调研时要求全党弘扬愚移山精神,推动党的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全国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立下愚志、打好攻坚战”,让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同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立下愚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2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让我们大力弘扬愚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2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只要3亿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重要论述从不同角度诠释愚移山精神,为愚移山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笃定目标、坚守初心。“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造福子孙后代,彻底改善祖祖辈辈、父老乡亲的生存环境,这是愚的目标。不断前行的中国共产党,善于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担当。
尊重规律、敢想敢拼。愚移山的认识依据是“山不增,何苦而不平”,在实施过程是先“聚室而谋”,形成共识后“毕力平险”。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特征,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