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
——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XXXXXXXX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各项工作都意味着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描绘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这需要我们彰显道路自、理论自、制度自、化自,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正确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历史方位,即党在时代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认清党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建设的成功推进,其前提都离不开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方位;而党的建设的偏差失误,也都与在历史方位问题上认识的偏差和错误密切相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数的国家,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大群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党的建设的要求,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保证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和各项工作切合国情实际、发展阶段的关键,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也是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根本指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变化趋势、外部条件等,精准把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自觉、主动地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二、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由发展阶段决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
(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近4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特别是近五年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
物出口大国、重要对外投资国。2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为4.8%,比978年提高3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8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