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明晰角色定位强化履职尽责
全面提升党小组组长的责任担当
——党小组长培训授课辅导课
同志们,根据此次单位教育培训的计划安排,由我围绕“明晰角色定位,强化履职尽责的责任担当”这一主题和大家作以讨论交流。《党章》明确,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的监督。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党支部按照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划分党的小组,党小组长由党小组会推选产生。党小组的职能使命任务,在党的十九大后新时期党建工作中,逐渐得到进一步凸显。由此可见,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发挥好党小组的功能,关系到支部建设的水平,这其中啊,发挥好党小组长的作用,是强基层组织建设,贯彻党管党员、党管干部要求,夯实基层建设基础的有力抓手。但实际中,很同志感到,党小组长当上容易,当好不容易。今天,我就认请党小组长的地位作用,熟知党小组长的职责任务,自觉肩负起党小组长的责任担当作个交流,有不对不妥之处,还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认清党小组的地位作用
(一)讲一讲党小组的由来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小组的建设,党小组的衍变也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①早在建党初期,就明确提出在党内建立小组。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基层附近,凡有党员3人至5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推人为组长”“各小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入。”当时,党小组是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存在的,这种建制在党创建初期有利于党的组织建设。②但随着党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迫切要求在基层组织中建立和形成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据这种形势发展需要,925年月,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在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党支部,“每支部推书记人或推3人组成干事会”,以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与此同时,章程也对党小组的建立作出明确规定:“支部人数过时,得斟酌情形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由支部干事会指定之”。从这时候开始,党小组就成为党支部的组成部分,不再作为党的一级组织,但地位作用没有受到丝毫影响。③927年9月,著名的“三湾改编”明确,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改革,奠定了党指挥枪的制度基础。④929年2月,古田会议决议:将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排建设一个小组,作为军中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⑤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几十年革命斗争的经验,对党小组问题专门作了阐述:“在党的支部之内,将党员编入若干小组的办法,是应该采用的。”并强调“许工作如开会、解决问题和学习等,应该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而不必都以支部为单位来进行。”这充分表明党小组的制度已经完善,并得到了巩固和确立。⑥建国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党小组的数量随之增,各级党组织都重视党小组的建设,通过组织党小组长培训等形式强党小组建设,强化功能发挥。
(二)讲一讲党小组的地位作用
《辞海》中“组”字解释为因工作、研究、学习的需要,由不的人员组成的单位;“小组”顾名思义就是为工作、研究、学习等方便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班子。《党章》规定,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三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我们清楚,“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它是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和便于活动而作的内部划分,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在党支部领导下,具体负责党员的团结、教育和管理工作,使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支部的各项决议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党小组不是一级组织,但它可以代表组织,虽无权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但直接面对党员和广大群,可以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可以监督检查支部决议执行情况,是党组织和党员以及群之间的桥梁纽带,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在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认识党小组的重要性,我想带领大家,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个方面:党小组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细胞”。人的肌体由无数个细胞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只有无数细胞充满活力,人体才能健康。我们党犹如人的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系统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党小组作为最小的单元,犹如细胞,上千万个党小组成为几百万个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部分。党通过生机勃勃的基层组织的活动,把全党近9万党员组成一个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的有机整体,形成巨大的力量。我们党也正是靠着上千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和细胞,才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将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带领大家同步迈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只有党小组充满活力,党的肌体才能生机盎然。
第二个方面:党小组是实现支部领导的“基石”。党小组的工作是党员日常组织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直接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正常活动,对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起着监督作用,是党组织在基层的“末端神经”。历史也雄辩地证明:“打仗就是打组织”,一个党小组就是一个“战斗单元”,党小组领导坚强,党的支部才能建坚强。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翻阅6军8师的史料,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一个连队,连长下达了命令,排长各执己见,争你我少,大家不欢而散;战斗打响,一班长不等排长下命令,便打响了第一枪,导致过早暴露,造成惨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教训。当前,很党员干部发生问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参组织生活,不接受组织监督,把自己没有放在小组之中,让自己成为了“特殊人”,让党小组的作用弱化闲置。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个党小组的工作做好了,党的一切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方面:党小组是党组织联系群的“纽带”。党小组的党员与群朝夕相处,息息相通,对宣传群、组织群、团结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又能及时把群的意见、要求向党组织反映,是党组织联系群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就是这样通过与群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群的积极性,发挥群的聪明才智,才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结合一段土地革命时期的故事给大家说说,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面对敌人的“清剿”,红军战士创造了“游击战术”,通过划整为零,以班排为单位分散发动群、打击敌人,不仅粉碎了卫立煌“六个月清剿”的计划,而且壮大了自己,被毛主席称赞:“红二十八军,很了不起”。在我党我军的发展史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党小组是党深深扎根群的“根系”,同时为党的肌体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