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范文: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

2022-12-08 16:21:22 12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本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

同志们,

根据这次集训计划安排和XXXX指示,今天我围绕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与大家作个交流,也算是和大家谈谈心。

讲这一课之前,大家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书记是什么?早在6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商讨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后名为共产党),恩格斯问这个组织的负责人怎么称呼?马克思回答说:就叫书记。对于书记的含义,后来马克思在他阐述巴黎社原则中进一步解释,书记就是无利可图但是光荣的位置。后来,各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都称为书记。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已步入了书记的行列,是代表党在基层开展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可以说是岗位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特别是经过上任以来几个月时间的实践,相大家对自己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已经有了切身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称职的、合格的党支部书记,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六种能力

一、抓大事、谋全局的能力

我们常讲,连队要走上坡路,关键依靠党支部。作为基层党委(支部)书记,把握方向、掌控大局是首要职责,也是最根本的职责。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认识:方向是上边定的,下边只管怎么干,基层营连谈不上什么方向。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一个单位、一级组织,无论大小,都有一个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个方向,既包括政治方向,又包括具体工作方向。作为书记,如何统好全局、把好方向,我感到有三句话要把握:

一是不离上级谱,唱活自己戏。就是无论干什么都要以上级的指示精神为准绳,就像唱戏不能离开谱子一样。也有人把这比喻成顶天立地,就是说要上能顶天,跟上级的思路对接起来,确保建设方向正确;下能立地,与单位实际紧密结合,确保谋划思路实在。那么我们部队建设的谱是什么?就是上级的法规制度、政策规定、决策指示,这些都是我们想问题、干工作的重要依据,能不能按这个谱去干,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眼下,在我们基层党委(支部)书记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不注意学习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开会不认真记,回去不认真学,甚至前一天发的件,第二天就找不着了。对于能不能记住上级指示精神、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各级领导是非常看重的。为什么有的单位经常出现扎眼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上级指示精神学习领会不够。我们作为基层党代表,是上级党组织委派到下边来做工作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上级保持一致,这是一个大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学习好上级指示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是当好书记的基本要求。

二是从全局着眼,向根本着力。就是说作为书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注意把握全局,从总体上去筹划单位建设。具体干的时候,又要从最要害的地方着手。历史上凡是干成大事的,都是这么办的。我们看东汉末年三国争霸,诸葛亮作为蜀国军师,他的大局就是联合孙权、抗击曹操,核心就是巩固西川、向中原发展,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而作为一国之主的刘备反而没有这种全局观念,对于关羽的死意气用事,一心只想报仇雪恨,贸然和孙吴开战,最后损兵折将、病逝白帝城,让曹魏得利。现在,不少基层政治主官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工作上,对其它工作过问甚少,致使对某些工作失去发言权,不能驾驭局面,这种现象必须注意防止。作为书记,无论什么时候观察问题都要从全局着眼,要有战略眼光,不仅单单领导政治工作,还要领导军事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也就是说对单位的全面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有一个总体把握。毛泽东既没当过司令员,也很少当过带长的官,但重大战役都是他指挥的,他管后勤、管生产、管生活,无所不包括其中。当前,营连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书记也不能事无巨细、全面出击,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先有战略布局、后有战术动作,注意从纷繁杂乱的工作中把握轻重主次,在一个时期突出一两个重点,或者用军事上的话说,要集中优势兵力打好主动战。现在我们下基层有时问连队有什么想法,回答:争创先进连。再问具体措施,就马上含糊其辞、不知所以然。实践证明,抓基层建设必须要有目标、有口、有措施,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样才能有进步、有提高。

三是抓倾向问题,会预测分析。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于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是当好书记的一项基本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过硬的功,而且要有扎实的功,就是要坐下来,静下心来想问题。历史上有不少军事家身体不如常人健全,像孙膑就是个残废,刘伯承右眼失明,但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能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照样能打胜仗。所以说,作为书记必须要想、看、思考,特别是要注意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如某个干部不出操,某个战士违犯了纪律没有处理,单就这一件事来讲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联系起来分析,这件事情就不能算小。俗话说,量变不觉悟,质变止不住。作为一名书记,如果不懂得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道理,那必定是要坐受其乱的。我们有的连队很乱,并不是一开始就乱得一塌糊涂,往往是从一个、一次看似很小而实际又不小的人和事开始的。因此,我们抓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见知著、小中见大,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来修正好连队建设的方向。

二、统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唱大戏讲的是戏份,干工作同样要进角色。有的同志觉得书记是虚的,指(教)导员才是实的,以书记的身份开展工作没有什么权威,自己不把自己当书记看,不按书记的职责和程序办,自觉不自觉地把党委支部撇在了一边。这是书记的大忌。我们要切实进入书记角色,挑起班长担子,把班子运转起来。

一是按原则办事,靠集体领导。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强弱,关键看集体领导作用发挥如何,而集体领导又是通过党委(支部)会来实现的,离开了会议,就没有集体领导。那么,怎样开好党委(支部)会?我个人的想法,要握好四句话()会上工作会外做。要把党委(支部)会开好是不容易的,它的功夫不能仅仅限于会上,还应把会外的工作做细做实。重点是以下四步工作:①确定召开会议。党委(支部)会具体开几次没有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掌握。确定召开会议的权力在书记,但书记要和副书记进行商量。②确定议题。定了开会以后,书记要收集议题,审查议题,确定议题。凡是不该会议研究的事项不列入议题,会上也不搞临时动议。在确定议题的同时,还要确定列席范围。③出安民告示。议题确定后,要提前通知各位委员,让其有充分酝酿时间。④准备预案。各委员接到通知后,要对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考虑,准备预案。必要时要准备几个预案,以便为会议研究提供依据。以上四步做好了,开会就有了基本保证。2)大事小事要把握。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时很难把握。比如,对本来开个碰头会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要提交支委会讨论;本来行政会就能决定的事情,也要由支委会研究。前段时间下基层检查调研,发现有的连队一个月开了XX次支委会,会议泛滥程度可见一斑。会议开得、开得长,并不见得是好事。我军历史上的皖南事变就是吃了开会的亏。中央让新四军退到江北。怎么退?项英组织开会研究,一直争吵了两个月,是我军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这一拖为蒋介石调兵遣将腾出了时间,新四军一到茂林,便遭到上官云湘7个师的包围,酿成了皖南事变。如果接到中央的指示就走,什么事也没有。党支部究竟有哪些大事?《军队支部工作条例》第十条明确了2个方面。凡是在这些规定范畴之内的事情,都必须集体开会研究决定。当然,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条例没有明确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有3条原则可以遵循:一看是影响全局的问题,还是局部的问题;二看是倾向性问题,还是非倾向性问题;三看是政策原则性问题,还是日常事务性问题。如果是前者就是大事,就需要集体研究。3)讨论问题讲民主。民主发扬得好不好,关键看书记的民主作风。作为书记,开会时应首先简要说明议题形成过程、上级的指示要求和有关事项,每研究一个议题先由负责同志向会议报告有关预案。具体开会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①不能提示。书记不能提前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告诉其他委员,先划框框,定调子,要求委员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顺着自己的杆子爬。②不能开场就讲。你是书记,你先讲了,别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好讲了,尽管都是一票的权力,可你这一票在委员的心目中似乎要重一些。先讲还有一个坏处,就是没有退路,失去主动权,容易造成尴尬。比如,有一个单位研究记功问题,书记先讲了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委员们给否了,最后弄得下不了台。③不能堵塞言路。委员发言,不管讲的是对是错,都要让人家把理讲清、把话讲完,不能一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立即驳回。驳了,以后有话大家也不会再讲了。4)集中意见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少数服从数。也许有人会说:有时正确的意见在少数人一边。这种情况有,但毕竟不。在我党的历史上,像八届十中全会开除刘少奇党籍,上千人的大会只有陈少敏一人没有举手,这种情况也只有那么一次,而且是在党内政治生活很不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作为会议主持者,我们当然希望出现一边倒的局面,都赞成或者都反对。但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很时候是说纷纭,种意见相持不下。这种情况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引导,防止节外生枝,当意见大同小异时,就要当断则断、作出决议,有时候时间也等不起。根据我的经验,总结或决议时要尽量引用别人的话,这样就会使大家有存在感、获得感,从而愉快地服从决议。

二是既肩扛帅旗,又手拽风筝。一个好的班子,应当是攥紧成拳,伸开成剑。攥紧成拳是集体领导,属于党的范畴;伸开成剑是行政领导,属于行政范畴。这样有攥有伸,攥攥伸伸,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转状态。党委(支委)会作出一项决定之后,由军政首长分工组织大家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当甩手掌柜、对工作彻底放手了。书记是负总责的,无论谁担负这项工作,书记都有责任和权力去了解情况,实施监督,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在这个问题上常犯的毛病有两种:一是有的同志担心放了权就减了威,事必躬亲,统得过死,致使下边放不开手脚;二是彻底撒手,不管不问,完全任。这两种现象对干好工作都是十分不利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肩扛帅旗,手拽风筝,就是对决定了的事情,让班子成员放手大胆去干,同时又要密切关注工作进展情况,把好关、定好向,调节好各方面的矛盾。唯其如此,才能做到统而不乱、分而不散,驾驭好整个局面。放风筝大家都知道,风筝飞高,往那个方向飞,风筝说了不算,是牵线的人说了算。有了风筝你不把它放出去,这个风筝没有用;如果放出去你又管不了它,这说明这个风筝不是你的风筝。正确做法可以让风筝使劲飞,至于飞高,飞往那个方向,由我去控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范文: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73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