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2026-2030年工作规划1

2025-11-20 15:21:01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城市社区2026-2030年工作规划1

为深入XXX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针对社区党委下辖12个党支部、400名党员的实际,我们将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2026年前完成所有党支部活动场所标准化改造,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确保每名党员联系10-15户居民。通过设立"红色议事厅",每月组织居民恳谈会,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居民的"主心骨"。

在队伍建设方面,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每年选拔3-5名优秀年轻党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制,将参与社区治理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预计到2028年,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时长将比2025年增长50%以上。

二、深化网格治理,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将现有12个网格细化为36个微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48名。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命案防控方面,组建由老党员、楼栋长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安装智能安防设备200套,力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率保持为零。

矛盾纠纷调解推行"三色预警"机制:一般纠纷由网格员现场调解(蓝色),复杂纠纷由社区调解委员会介入(黄色),重大纠纷启动"警调对接"(红色)。2026年计划培育"法律明白人"60名,力争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信访维稳工作实行"首接负责制",建立重点人员"一人一档",通过帮扶教育化解积案。预计到2027年,信访总量将比2025年下降30%。

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启动"老旧小区焕新"工程,分三年完成28栋居民楼改造,惠及居民3200户。重点解决屋顶漏水、管线老化等民生痛点,同步实施电梯加装工程。2028年前完成社区道路"白改黑"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

推行"垃圾分类2.0"模式,设立智能分类亭15个,配备专职督导员。通过"绿色账户"积分激励,力争到2027年居民参与率达到100%,垃圾减量30%。建立"社区环境日"制度,每月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卫生整治。

四、完善防灾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修订社区综合应急预案,组建30人的应急抢险队。每半年开展消防、防汛演练,为老旧小区配备灭火器800具,为独居老人安装烟感报警器200个。2026年完成消防通道专项整治,新建微型消防站4个。

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灾害预警网络,通过智能广播、微信群实现预警信息全覆盖。为特殊群体建立应急帮扶台账,确保灾害发生时优先救助。

五、夯实民生保障,增进群众福祉

聚焦"一老一少",2026年扩建日间照料中心,增设助餐点、康复床位;开办"四点半课堂",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难题。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低龄老人服务时长可兑换未来服务。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网格员每月走访特殊群体,确保帮扶政策精准送达。五年内计划帮助2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六、推进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社区

建设社区智慧平台,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开发"随手拍"小程序,让居民随时上报问题。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实现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到2028年,力争80%社区事务实现"指尖办"。

建立社区数字档案,对人口、房屋、事件等要素进行精准画像。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治理难点,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转变。

保障措施

建立规划落实领导小组,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每年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议。通过居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公示进展,接受居民监督。

关于XX社区2026—2030年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规划(2)

未来五年,是我社区在新时代背景下夯实治理根基、提升服务品质、增进居民福祉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立足社区实际,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治理有效、环境宜居、民生幸福”的总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铸魂强基,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心骨”

社区党委是基层工作的领导核心。我们下辖12个党支部,拥有400名党员,这支队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力量。未来五年,我们将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一)贯通组织体系,打通“神经末梢”。持续优化“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我们将动态调整组织设置,针对新建楼盘、商务楼宇等,及时组建功能型党支部,确保无盲区。目标是到2027年底,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均达到100%。具体而言,将在现有的12个支部基础上,根据网格划分,增设或优化3-5个网格党支部,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激活党员队伍,擦亮“先锋底色”。400名党员,就是400面流动的旗帜。我们将深化党员“积分管理”和“设岗定责”机制,设立政策宣传、民情联络、纠纷调解、环境监督等10类先锋岗位,让每位无职党员都有位、有为、有责。同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创新“三会一课”形式,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和线上平台,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沉浸式党性教育。计划到2028年,培育选树50名“社区先锋榜样”,打造2-3个叫得响、有影响的“红旗党支部”,切实解决过去部分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隐形党员”等问题。

(三)深化区域联动,凝聚“共建合力”。打破行政壁垒,主动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实行双向认领、双向服务。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社区停车难、活动场地少等治理难题,推动实现从“社区独奏”到“全域合唱”的根本转变。预计通过联盟机制,每年可落地实施共建项目不少于5个,有效盘活辖区各类资源。

二、精耕细作,打造网格化治理的“前沿阵地”

网格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感知风险的“前哨探头”。我们将坚持“网格塑形、数据赋能、服务铸魂”,全面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科学优化,配强力量。根据我社区5000余户、1.6万人的规模与分布,将现有12个网格进一步优化为15个,确保规模适度、管理精准。按照“1+1+N”模式(即1名专职网格员+1名社区民警+N名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配齐网格团队。未来五年,将网格员能力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每年组织不少于48学时的全科培训,内容涵盖应急救护、心理疏导、政策解读、智能设备使用等,目标是到2029年,实现90%的网格员具备“全科社工”能力,彻底改变过去“只会报信息、不会处理事”的局面。

(二)聚焦平安,筑牢防线。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我们将以“万无一失”的决心狠抓命案防控与综治维稳。网格员每日巡查必须深度介入,重点关注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债务风险等隐患,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一旦触发红色预警,立即启动“社区民警+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四方联动调解程序,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力争未来五年,年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目前的93%提升并稳定在97%以上,力争实现“民转刑”案件零发生。对于信访维稳,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寻访”,网格员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走访重点人员,用真情化解心结,用法治解决诉求,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三)数字赋能,智慧运行。计划于2026年底,全面升级现有系统,建成“XX社区智慧治理平台”,整合人口、房屋、事件、组织等要素,实现“一图感知、一网统管”。网格员通过专用APP可实现事件“发现—上报—处置—反馈—评价”线上闭环管理。此举预计将使事件平均处置时长从目前的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以内,效率提升超过65%。同时,平台向居民开放报事报修、议事协商功能,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数字共同体”。

三、内外兼修,塑造宜居宜业的人居“新面貌”

人居环境是社区的“脸面”,直接关系居民的生活品质。我们将下足“绣花”功夫,推动社区面貌由“整洁”向“美丽”提质升级。

(一)攻坚基础设施短板。经过摸底,我社区约有40%的住宅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下水道堵塞、路面破损、停车位匮乏是居民反映最集中的“老三难”问题。未来五年,我们将积极争取市级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并发动居民共谋共建,计划分三期完成对兴苑小区、和平里片区等共计28栋老旧楼宇的综合改造,内容包括更新地下管网、硬化路面、加装充电桩、规范停车位等,直接惠及居民约1000户。以兴苑小区为例,改造后预计将新增停车位80个,彻底解决该小区车辆乱停乱放、消防通道堵塞的顽疾。

(二)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更是持久战。我们将通过“红黑榜”公示、积分兑换实物等激励措施,力争到2027年,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从目前的75%提升至92%以上。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执法机制,每月开展一次针对乱搭乱建、占道经营、飞线充电的集中整治。同时,引入“社区规划师”理念,发动居民参与“边角地”“闲置地”的微更新、微改造,共同打造“口袋公园”“共享花园”等公共空间。

(三)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堤坝。社区是应急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我们将修订完善防汛、防火、防疫等应急预案,使其更具体、更管用。每年汛前、冬季等重点时段,组织对地下空间、危墙、老旧线路、消防设施进行全覆盖排查。更重要的是加强实战演练,每年至少组织2次覆盖全社区的综合性应急疏散演练,并组建一支由30名骨干党员和志愿者构成的社区应急突击队,配备必要装备。目标是到2028年,成功创成“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让居民住得更加安心、放心。

四、普惠精准,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的“幸福网”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服务为民是根本。我们将始终心系“一老一少”和困难群体,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一)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我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22%,养老服务需求迫切。我们将对社区养老服务站进行提质升级,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拓展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计划到2029年,使专业养老服务对社区刚需老人的覆盖率从现在的不足50%提升到85%以上。同时,大力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暖氛围。

(二)托举“阳光下”的七彩童年。为解决“三点半难题”和假期孩子看护问题,我们将把社区“儿童之家”打造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枢纽。除“四点半课堂”和寒暑假托管班外,还将开设国学、美术、安全自护等公益课程,年均服务青少年预计将超过2500人次。针对辖区内的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链接社会资源,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三)织密社会救助“安全网”。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综合施救”的救助机制。网格员作为“前哨”,对困难家庭、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动态摸排,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我们还将设立“社区公益基金”,动员社会力量,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雨般的临时救助,坚决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五、数字赋能,开启智慧社区的“新体验”

让科技为社区赋能,但绝不让任何一位居民在数字时代掉队。

(一)建设一体化智慧社区平台。整合各类政务小程序,打造一个统一的“XX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居民通过一个入口,即可办理社保查询、费用缴纳、报事报修、活动报名等业务。计划到2027年,使社区居民平台使用率达到75%以上,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实施“智慧安防”补盲工程。在现有监控基础上,未来两年内,在公共区域、治安盲点增补高清智能监控探头60个,提升社区安全技防水平。

(三)开展“数字反哺”暖心行动。高度重视“数字鸿沟”问题,社区将定期开设“银发课堂”,教学智能手机使用、线上挂号、防诈骗等知识。所有线上服务均保留线下传统窗口,并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帮办”服务,让科技发展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XX社区2026年至2030年未来五年工作规划(3)

一、规划背景

XX社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基层社区党委下辖党支部十二个,社区党员400人,辖区居民五千多户一万六千多人。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不断变化,社区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方面的政策精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工作目标与方向。

二、总体目标

到2030年,将XX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引领有力、治理体系完善、环境优美宜居、民生保障坚实、关爱服务贴心、数字智能高效的现代化示范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三、具体规划

(一)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1.完善党组织架构

优化党支部设置,根据社区网格划分,进一步细化党支部覆盖范围,确保每个网格有党小组,实现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全方位覆盖。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每年组织不少于XX次党支部书记培训,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

2.提升党员参与度

建立党员积分管理机制,对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活动进行量化积分,积分结果与党员评先评优挂钩。

设立党员先锋岗,在社区重点工作、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每年表彰优秀党员不少于XX名,树立党员先进典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市社区2026-2030年工作规划1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63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