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11-18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系统部署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刚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的代表都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经验,提出了建议,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稳定的战略性工作。它既是检验教育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

刚刚过去的2025年,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协同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超常的决心和力度,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几条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

第一,坚持政策驱动,以超常规力度拓展岗位容量。面对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压力,必须把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岗位潜力作为主攻方向。过去一年,中央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工具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17项具体举措,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各地特别是经济大省,主动担当,深入挖掘本地产业潜力,通过发放扩岗补助、实施税收优惠、简化社保办理流程等方式,有效激发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用人积极性。国有企业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带头扩大招聘规模,稳定了市场预期。同时,基层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持续扩容,为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创造了条件。

第二,坚持供需联动,以精细化服务提升匹配效率。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在于打通供需双方的堵点和断点。过去一年,教育系统与人社系统、产业部门紧密配合,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供需对接网络。教育部牵头开展的“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推动高校领导班子主动走向市场,为毕业生带回了大量优质岗位。各地举办的“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百日冲刺”系列招聘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为毕业生提供了海量的就业信息。特别是在服务上,针对性显著增强。对于就业困难的院校,实施了“校地结对”帮扶;对于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强化了毕业生的能力再提升培训;对于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建立了“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跟踪服务机制,确保帮扶不断线。

第三,坚持机制创新,以系统性思维凝聚工作合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发挥了重要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了跨部门的专项工作小组,定期会商研判,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压力传导机制得到强化,将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来抓,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数据核查机制不断完善,坚决挤干就业数据中的“水分”,确保了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风险防控机制同步建立,密切关注就业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风险,维护了毕业生群体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各方面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挑战,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使命要求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XX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608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