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三季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分析我县前三季度的工作成效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刚才,相关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成绩总结,也有问题剖析,更有下一步的打算,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持续深化整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专项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文山会海”顽疾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严格执行年度会议计划和发文审批制度,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截至9月底,全县各级各部门召开的会议数量同比下降了18%,制发的文件数量同比减少了22%。特别是县级层面,需要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让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
二是督查检查考核更加规范有序。我们全面清理和统筹规范了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整合归并了内容相近、范围重叠的考核活动。据统计,纳入县级年度计划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比去年减少了40%以上。“多头检”“轮番考”的现象大为改观,基层迎接检查的负担明显减轻,工作导向也从过去的“唯材料”“唯留痕”向“重实绩”“重实效”转变。
三是基层权责体系进一步理顺。我们积极推动管理权限和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在部分乡镇开展了赋能扩权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同时,建立了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有效阻挡了上级部门随意向基层转移工作任务、转嫁工作责任的行为,基层干部的权责更加对等,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当前,我县为基层减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一些深层次、隐蔽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基层减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政治站位不高。有的认为减负工作是软任务,抓不抓、怎么抓都行,存在“与己无关”的看客心态;有的则简单地将“减负”等同于“减责”,工作标准降低,担当精神滑坡;还有的对上级精神选择性执行,对自己部门有利的就落实,对自己权力有影响的就打折扣,导致政策效力层层递减。
第二,隐形变异的“变种”层出不穷。随着常规性形式主义问题得到整治,“文山会海”穿上了“新马甲”,比如,线下会议少了,但各类时间不固定、议程不明确的线上视频会议却多了起来,让基层干部随时待命,疲于应付。督查检查考核也玩起了“新花样”,明面上的督查少了,但以调研、指导、观摩为名的变相检查却在增加,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指尖上的负担”成为新痛点。各类政务APP、工作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的过度使用,正在成为束缚基层干部的新枷锁。一些部门热衷于开发各种线上平台,要求基层干部“线上签到”“即时打卡”“上传截图”,甚至将点赞、转发、评论数量作为考核指标,让基层干部深陷“指尖江湖”,耗费了大量宝贵精力。据初步统计,有的基层干部手机里安装的工作类APP超过20个,加入的工作群超过50个,每天需要处理数百条信息,这种“数字形式主义”亟待清理整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县三季度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602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