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推动“乡村整洁化、城区秩序化、景区品质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环境卫生和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正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刚才,区农业农村委、区城管委、区文旅局等8个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总结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更明确了思路,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三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环境是发展之基,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城乡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投入、常抓不懈。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在乡村整洁化方面,我们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厕所革命”、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为主攻方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超过12.2万座农村户厕的无害化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彻底告别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如厕难”问题。我们建成了覆盖全区949个行政村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配备了超过3000名保洁员队伍,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100%无害化处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投资18.88亿元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覆盖了全区22个乡镇的641个自然村,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全覆盖。一批“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脱颖而出,乡村的“面子”和“里子”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城区秩序化方面,我们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秩序焕然一新。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100%,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我们还注重科技赋能,推动“智慧环卫”建设,提升了环卫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城市形象更加“精致靓丽”。
在景区品质化方面,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功将昔日的废弃矿山修复为今天的绿水青山,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我们投资超过20亿元完善了盘山、长城等核心景区的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高标准旅游公厕。农家院提升改造工程深入实施,“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一批特色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功创建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攀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奋战在环境整治一线的同志们,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少数单位和干部依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对“三化”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工作时紧时松,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二是整治标准还不够高。部分区域的整治工作满足于“扫干净、摆整齐”,在精细化、品质化上下的功夫不够。乡村地区,柴草乱堆、杂物乱放的“卫生死角”依然存在;城区范围,流动摊贩“打游击”、车辆乱停“占盲道”的现象时有反弹;部分景区及周边,环境秩序与一流标准还有差距,存在影响游客体验的“瑕疵”。三是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地方在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上探索不深、措施不硬,存在“运动式”整治的倾向,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治乱循环”的怪圈未能彻底打破。四是群众参与还不够广泛。宣传引导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尚未完全激发,“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锚定目标,深刻把握推进“三化”工作的核心要义和战略方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推动“乡村整洁化、城区秩序化、景区品质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602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