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区国企改革工作的进展成效,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刚才,区国资管理部门的同志汇报了全区国企改革的总体情况,几家区属国企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深化国企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始终将国企改革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改革来抓,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实施方案,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一是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区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5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这充分说明,通过改革,我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二是改革任务有效落实。我们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批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工作基本完成,“瘦身健体”取得显著成效,法人户数进一步压减,管理层级更加优化。特别是在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董事会“应建尽建”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制度逐步推行,为企业规范化、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制度基础。三是服务大局作用凸显。我区国有企业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产业投资、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成为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无论是在XX新城开发建设,还是在老旧小区改造、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中,区属国企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彰显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上级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对标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区的国企改革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改革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首先,是思想认识上还存在“温差”。一些部门和企业的负责同志对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有的认为改革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歇歇脚、松口气”;有的对改革政策研究不深、不透,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这种思想上的保守和观念上的滞后,是深化改革最大的障碍。
其次,是改革举措上还存在“落差”。部分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存在“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例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仍有短板,一些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不够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挂名”“空转”的现象。市场化经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企业在薪酬分配、用人机制上行政化色彩依然较浓,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机制还未真正形成。
再次,是发展质量上还存在“偏差”。我区部分国有企业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企业业务布局过于分散,什么都想干,结果什么都干不好、干不精;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缺乏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最后,是监管效能上还存在“误差”。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仍需完善。一方面,存在监督越位、过度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监督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在对企业投资决策、风险内控等方面的监督还不够有力、不够精准。如何处理好“放活”与“管好”的关系,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601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