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XX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民生保障,优化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2025年度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系统性规划,以期推动XX镇民政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25年,XX镇紧扣“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构建更为精准、高效、温暖的社会服务体系,民生兜底保障网得到进一步织密织牢。
(一)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持续强化
社会救助体系是民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XX镇坚持动态化、精准化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工作机制,确保救助资源公平、公正地惠及每一位困难群众。通过定期入户核查、信息比对与动态跟踪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杜绝“错保”“漏保”现象。2025年以来,全镇新增城乡低保对象共计859户,覆盖1942人。其中,新增城市低保42户70人,农村低保817户1751人。临时救助作为应急性、补充性救助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确认临时救助对象32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6.86万元。在教育救助方面,对困难家庭学生实施全方位帮扶,共救助低保大学生51人,实施“朝阳助学”项目帮扶学生25人,发放各类助学金合计13.7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的教育压力,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此外,特困人员供养工作稳步推进,全镇特困供养人员总数达到240户240人,其基本生活标准得到切实保障。
(二)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XX镇将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着力加强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持续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定期走访,及时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为提升集中供养能力,XX镇敬老院经过升级改造后正式投入运营,为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特困、低保、高龄等老年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集中照护服务,已惠及100余名老人,实现了“应入尽入”的工作目标。敬老院不仅保障了入住老人的基本生活,还配备了基本的康复和娱乐设施,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残疾人关爱服务精准高效
残疾人帮扶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XX镇深入推进助残帮扶工作,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对符合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的人员,民政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发送短信、电话提醒等方式告知政策,并协助其完成申请流程。同时,主动深入了解残疾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困难,对其中符合办理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残疾人,主动为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惠民政策不漏一人。今年以来,全镇残联系统新办理残疾人证96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助听器6件,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户,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未成年人保护屏障坚实筑牢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XX镇持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力做好流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等重点群体的摸底排查和信息上报工作。通过详细掌握每一名困境儿童的就学情况、家庭监护状况和基本信息,为实施针对性帮扶做好了基础性工作。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童样精彩·益童成长”关爱孤困儿童主题活动,组织全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加户外拓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活动中,共向孤困儿童发放包含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温暖包”35个,用实际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五)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扎实有力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XX镇着力打造“退役军人之家”,对两个“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了双拥文化阵地升级改造,营造了尊崇军人、关爱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与XX镇第二中学签订了校园共建协议书,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和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同时,对辖区内的烈士遗属、在乡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切实送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心坎上。
二、存在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镇2025年民政服务工作情况总结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581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